您现在的位置 : 江西省 > 南昌市 > 南昌县 > 塘南镇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塘南镇

[移动版]
地名:塘南镇隶属南昌县
区划代码:360121103代码前6位:360121
行政区域:江西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赣A
长途区号:0791 邮政编码:330000
辖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4万人
人口密度:约61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柘林街社区~001镇中心区
1950年1月,成立柘林街政府。1955年1月设立柘林街合作社,属柘林乡。1959年1月成立柘林街居民委员会,1984年改今名。…[详细]
新联街社区~002特殊区域
1985年1月成立新联街居民委员会,2000年改今名。原属新联乡,2001年11月新联乡撤销后划归塘南镇管辖。…[详细]
塘南村~200镇乡结合区
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解放(翻身)乡、十三区塘南(塘滩)乡。1955年属柘林区塘南乡,1956年属麻丘区柘林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塘南…[详细]
田万村~201镇乡结合区
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塘南乡。1956年属麻丘区柘林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田万大队,1959年改为麻丘人民公社塘南管理…[详细]
协成村~202村庄
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协成乡。1955年属柘林区协成乡,1956年属麻丘区柘林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肖家、协成大队,1959年…[详细]
石岗村~203村庄
因驻地石梁陶家和管辖范围内南岗熊家,且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石…[详细]
近港村~204村庄
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近港乡,1956年属麻丘区近港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光明、近港大队,1959年改为麻丘人民公社近…[详细]
富圣村~205村庄
富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渡口村~206村庄
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渡口乡与茶熊乡。1956年属麻丘区渡口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渡口、茶熊大队,1959年改为麻丘人…[详细]
张溪村~207村庄
因管辖范围内张坊、葛溪二村,且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戈西乡。1955年…[详细]
篁山村~208村庄
1949年初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篁山乡。1956年属麻丘区西联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篁山大队,1959年改为麻丘人民公社西联管…[详细]
西河村~209村庄
因流经辖区内西河流域,且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篁山乡。1955年属柘林…[详细]
港头村~210村庄
1949年属进贤县四区安太乡。1950年划归南昌县,先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梓溪乡。1956年属麻丘区梓溪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梓溪大队,19…[详细]
梓溪村~211村庄
1949年属进贤县四区白沙乡。1950年划归南昌县,先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梓溪乡。1956年属麻丘区梓溪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梓溪大队,19…[详细]
北联村~212村庄
1949年属进贤县四区白沙乡。1950年划归南昌县,先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和丰乡。1956年属麻丘区梓溪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北联综合场,1…[详细]
民主村~213村庄
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湖小乡。1955年属柘林区西联乡,1956年属麻丘区西联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民主大队,1959年改为麻…[详细]
和丰村~214村庄
1949年属进贤县四区白沙乡。1950年划归南昌县,先后属九区、十三区、柘林区和丰乡。1956年属麻丘区梓溪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和丰、建设大队…[详细]
西联村~215村庄
1949年属进贤县四区白沙乡。1950年划归南昌县,先后属九区、十三区大成乡。1955年属柘林区西联乡,1956年属麻丘区西联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详细]
联合村~216村庄
1949年属进贤县四区白沙乡。1950年划归南昌县,先后属九区义修乡、十三区老坽乡、柘林区西联乡。1956年属麻丘区西联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联…[详细]
蔡家村~217村庄
1949年属二区柘林镇,后属九区、十三区义修乡。1955年属柘林区塘南乡,1956年属麻丘区柘林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枫树、东湖、蔡家大队,19…[详细]
红星村~218村庄
因处红星排灌站附近,且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原为鄱阳湖滨荒洲野地,1961年至1963年围垦成田,建立农点。19…[详细]
北星村~219村庄
因靠近北星排灌站,且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原为鄱阳湖滨荒洲野地,1961年至1963年围垦成田,建立农点。196…[详细]
新图村~220村庄
因驻地新图夏万,且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原为鄱阳湖滨荒洲野地,1961年至1963年围垦成田,建立农点。197…[详细]
新联村~221村庄
原为鄱阳湖滨荒洲野地,1961年至1963年围垦成田,建立农点。1975年成立新联人民公社时,由原幽兰、渡头人民公社移民于此,设立新联大队。1984年…[详细]
新光村~222村庄
原为鄱阳湖滨荒洲野地,1961年至1963年围垦成田,建立农点。1975年成立新联人民公社时,由原幽兰、渡头人民公社移民于此,设立新光大队。1984年…[详细]

地名由来:

1950年初曾设立解放乡,后因驻地塘滩肖家,改名塘滩乡。1951年为书写方便取其谐音改名塘南乡。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江西省第三批生态园林城镇名单公布,塘南镇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塘南镇地处南昌市首府首县——南昌县的东北部,抚河下游,鄱湖之滨,东邻泾口乡,南接幽兰镇,西靠高新区麻丘镇,北联五星农场,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大镇。境属平原地带,全镇平均海拔23.6米,地势是西北部略高,东南向略低,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4.8公里,区域面积120平方公里。镇政府中心所在地地势偏高,平均海拔24.5米。全镇区域面积120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7.4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耕地面积10.54万亩,养殖水面1.4万亩。镇内水甘土肥,河网纵横,湖港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福银高速临境而行,德昌高速穿境而过,省道昌万公路贯穿东西,将塘南

+查看详细塘南镇概况>>

令公庙侵华日军大屠杀遗址

“令公庙侵华日军大屠杀遗址”一般称作令公庙,坐落于塘南镇柘林街,占地约450平方米,平面呈近四方形(缺西北角),该遗址现由塘南镇文化广播站(含镇司法所)使用和保护管理。令公庙亦称张王庙,是为

红旗泵站

“红旗泵站”位于南昌县塘南镇民主村与和丰村之间麻丘港河汊上,由地面建筑(进水拦污口、进水分流架、主机房、出水分流架及附属油库)和水下建筑(两层水下泵房)两大部分组成。地面建筑中的主机房和附属

历史沿革:

1968年10月撤区并社,称塘南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撤社设塘南乡。

1993年11月,撤销塘南乡设立塘南镇。


还有1个地名与塘南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塘南镇面积相当:



塘南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