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株潭镇 | 隶属:万载县 |
区划代码:360922100 | 代码前6位:360922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C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辖区面积:约88.6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96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5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株潭街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株潭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元朝末年,株潭街居万载县长安里,明朝洪武年间至清朝末期属三区十一都二图,明洪武年间,彭氏由吉水迁此,而后高、龙、黄等姓氏迁入开设店房,渐渐成为小集市,…[详细] |
上坊村 | ~200 | 村庄 | 明万历间,高氏由茭塘下迁居此地,村南一山孤风矗立,气势磅礴,世传为上帝所赐,原称上方,而后成为屋场,改称上坊。…[详细] |
同胜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因恢复株潭公社同胜大队,1984成立同胜村民委员会,故名“同胜”。…[详细] |
车陂村 | ~202 | 村庄 | 因梅溪李氏在此建一座柴陂,后装有筒车,故名“车陂”。…[详细] |
红星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因形势时兴,故名“红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株潭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株潭区红星乡,1956年撤区并入石塘乡。1958年成立株潭公社先锋大队…[详细] |
丰林村 | ~204 | 村庄 | 因境内枫树下,柘林庙两村各取,故名“丰林。…[详细] |
石塘村 | ~205 | 村庄 | 因村侧挖有水塘,用石块砌塘岸,故名“石塘”。…[详细] |
石岭村 | ~206 | 村庄 | 因龙氏迁此在石山脚下建居,故名“石岭”。…[详细] |
长和村 | ~207 | 村庄 | 因境内和平、长溪两农会各取一字,故名“长和”。…[详细] |
枣木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因邓氏移居至此,在村前小河上用枣木架了一座便桥,故名“枣木”。…[详细] |
模山村 | ~209 | 村庄 | 因凌、韩、刘、曹、谢、甘、关、陈等姓迁入,将巫式塘改称模山塘,故名“模山”。…[详细] |
获富村 | ~210 | 村庄 | 南宋末,辛氏从万载县城迁居此地,相传此地曾遭血洗,得名血㘵,清代,此地建起店房,设有集市,雅称获富。…[详细] |
后槎村 | ~211 | 村庄 | 因殷氏从杨源迁此,取名后槎,故名“后槎”。…[详细] |
杨源村 | ~212 | 村庄 | 1972年与后槎分开,恢复杨源大队。1984年成立杨源村民委员会,故名“杨源”。…[详细] |
株山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此地原名槠树山,因1955年作区域专名简称株山,故名“株山”。…[详细] |
亭下村 | ~214 | 镇中心区 | 因中塘下李氏迁居此地在屋侧建有凉亭,故名“亭下。…[详细] |
地名由来:
“株”指镇内有大的槠树,简称株,“潭”指该镇范围内一深潭,因此得名株潭。
基本介绍:
株潭镇位于万载县西南边陲,居蜀江上游,地处萍乡、浏阳、万载、袁州四地的交界,万上公路、湘赣公路、株金公路、昌栗高速株潭出0汇于此,县乡公路纵横成网。集镇距南昌210公里、长沙155公里、万载县城42公里、宜春市中心城区52公里,往来南昌昌北机场、长沙黄花机场、宜春明月山机场交通十分便捷。全镇总面积88.62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林场,42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0.2万,城区常住人口5.26万,辐射袁州区慈化镇、万载县黄茅镇、潭埠镇等八个乡镇地区40万人口。近年来株潭相继被评为全国重点镇、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江西省文明村镇。
(一)株潭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江西省第三批生态园林城镇名单公布,株潭镇榜上有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株潭镇上榜。
2020年12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授予株潭镇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株潭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株潭镇位列第766名。
2015年6月,株潭镇荣获第六届“江西魅力乡镇十强”殊荣。
2014年7月,株潭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株潭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文化旅游:
船形垴遗址位于株潭镇枣木村东南约1000米处,距县城约49公里。遗址东南是一片茂密松林和民房,东北约0.5公里是湘赣公路,西坡是农舍。与湘赣公路平行的蜀江紧挨遗址东部,形成一道河湾。遗址高出
周家大屋位于万载县株潭镇株山村,年代为清嘉庆乙亥年(1815年)。2023年12月,被公布为宜春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面以围墙为界向外延伸2米,东、西、南以墙基为界向外延伸2
历史沿革:
唐代隶属高安县万载乡,五代十国时期隶属万载县。
清末全县设6个区,株潭属第三区;1935年全县实行区、乡、保、甲制,株潭乡属第三区。
1938年撤乡,设保联,仍属万载第三区。
1939年改保联为乡镇,株潭设镇,仍属第三区。
1949年,株潭镇辖15保。
同年7月改设为株潭街,属株潭区。
1952年3月株潭区更名为第五区政府。
1956年7月,撤区并乡,株潭镇为乡级镇。
1958年10月,成立株潭人民公社,株潭镇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