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溪口镇 | 隶属:修水县 |
区划代码:360424109 | 代码前6位:360424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G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溪口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港口、布甲、上庄3条溪流汇集于此,故名。…[详细] |
北岸村 | ~200 | 村庄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西港乡,1951年属马坳区东岳乡(1952年改…[详细] |
下港村 | ~201 | 村庄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分属西港乡与蒲口乡,1951年分属东岳(北岸)乡…[详细] |
义坑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蒲口乡,1951年属小溪乡,1958年设义坑大…[详细] |
溪口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港口、布甲、上庄3条溪流汇集于此,故名。…[详细] |
南田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51年属蒲口乡,1958年为红旗(溪口)公社新生大队,…[详细] |
蒲口村 | ~205 | 村庄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49年至1957年属蒲口乡,1958年为红旗(溪口)公社蒲口、红…[详细] |
田仑村 | ~206 | 村庄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49年属蒲口乡,1951年分属陈坊乡、溪口乡。1958年为大椿公…[详细] |
咀头村 | ~207 | 村庄 | 咀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陈坊村 | ~208 | 村庄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蒲口乡,1951年属陈坊乡,1958年为陈坊大队…[详细] |
包家庄村 | ~209 | 村庄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属蒲口乡,1951年属陈坊乡,1958年为大椿公…[详细] |
车头村 | ~210 | 村庄 | 1949年属浦口乡,1951年属围丘乡。1958年为复兴、联溪、南林、高峰4个大队,1966年高峰并入南林,1968年复兴、联溪合并为车头大队,南林与…[详细] |
围丘村 | ~211 | 村庄 | 围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榨下村 | ~212 | 村庄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14-1949年属蒲口乡,1951年属围丘乡,1958年为源新大…[详细] |
上庄村 | ~213 | 村庄 | 上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下庄村 | ~214 | 村庄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五六都,1914-1949年属蒲口乡,1951年属上庄乡,1958年为上庄公…[详细] |
地名由来:
港口、布甲、上庄3条溪流汇集于此,故名。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溪口地处修水的西北部,幕阜山脉南麓,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全镇辖25个行政村,188平方公里,3.3万余人.
二、丰富资源
山清水秀,物阜人勤的溪口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水力资源。非金属矿——无烟煤储量达 万吨,热量达到5800大卡,可供露天开采;溪口毛竹以粗、壮、质地优良而著称,年销量达10万根;油茶、板栗、锥栗以溪口为最,溪口的茶油洁净、清亮、香甜润口,年产量达1.2万担,溪口板栗早在民国26年(1937年)就有出售800担的历史。目前,全镇共有板栗6000余亩,年产量达1万余担;常年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区的全天然绿色食品——薇菜远销海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江西省爱卫会命名溪口镇为2022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商,属艾侯国。
秦、汉属艾县。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一都、四十二都。
1912年后,属义宁县。
1914-1949年,属黄龙区,设蒲口乡、西港乡。
1949年,属溪口区,分为陈坊、溪口、小溪、蒲口乡,并辖马坳区东岳乡的小部分。
1955年3月,并为溪口区,分设陈坊、溪口、蒲口、北岸4乡。
1958年9月,成立大椿公社和红旗公社,1959年,改红旗为溪口。
19
溪口板栗:溪口镇的板栗近年打入了上海市场,这是当年在这里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的功劳。如今溪口板栗品种多,有杂交大板栗,有本地甜板栗,还有野生尖栗子。溪口板栗肉脆味甜耐保鲜,尤其是风干了几天后的板栗,破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