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湾镇 | 隶属:婺源县 |
区划代码:361130103 | 代码前6位:361130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E |
长途区号:0793 | 邮政编码:333200 |
辖区面积:约2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4万人 |
人口密度:1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江湾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唐初,滕、叶、鲍等姓在河湾处聚居,名云湾;南唐间(937-975),歙县篁墩(今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江姓迁此,子孙繁衍成巨族,故改名江湾。…[详细] |
梨园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梨园居委会座落在溪婺公路两旁,东邻AAAAA级景区江湾,西邻AAAA级景区汪口,交通十分便利。
梨园居委会成立于2006年12月,现辖三个自然村…[详细] |
莲花芯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2005年6月婺源县国有晓容林场体制改革,将原晓容林场镇头分场、岭脚分场、镇头村合并实行属地管理由江湾镇管辖,于2006年11月成立江湾镇莲花芯社区…[详细] |
江湾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江湾原名“云湾”,萧江第八世祖江敌迁居而来,故名。1984年改称江湾村委会,是江湾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婺源县东部,距县城28公里。2002年,原中平村委…[详细] |
占坑村 | ~201 | 村庄 | 占坑村始建于唐未宋初年间,村庄位于赣浙皖交界处,三面环山,北面临江湾河,村中小溪穿村而过。4.5米水泥硬化路直通口,村内民房依溪而建。村庄距镇3公里,…[详细] |
钟吕村 | ~202 | 村庄 | 钟吕村地处婺源县江湾镇东北部,位于浙,赣两省交界处,婺源县锦绣画廊穿止而过,距县城30公里,镇政府13公里,属江湾镇管辖行政村所在地之一,全村244户…[详细] |
汪口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汪口行政村隶属于婺源县江湾镇, 介于东经117°56′18.29″~118°1′50.16″,北纬29°19′1.95″~29°22′51.61″之间…[详细] |
洪坦村 | ~204 | 村庄 | 洪坦村委会地处婺源东部,距江湾镇6公里,江湾高速出口座落于我村。辖管深渡、江庄、茅坦、洪村、汪家和岭背六个村小组,洪村是村委会所在地。拥有人口1475…[详细] |
荷田村 | ~205 | 村庄 | 荷田村驻地荷田。1984年改称荷田村委会。6个自然村, 10个村小组,人口2011人,地处江湾、秋口、段莘三镇交界,交通不便。主产粮食、茶叶。耕地18…[详细] |
晓起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晓起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高速公路沿景(德镇)——婺(源)——黄(山)线从村前而过,距婺源县城紫阳镇21公里。经纬度为北纬29°21′33",东…[详细] |
栗木坑村 | ~207 | 村庄 | 栗木坑村委会位江湾镇东北部,距江湾镇7.5公里,与晓容村委会、前段村委会、大潋村委会、莲花芯居委会相邻。现有农业人口2380人,659户,有金坑(95…[详细] |
晓鳙村 | ~208 | 村庄 | 晓容村委会位于婺源县东南部的石耳山北麓(石耳山最高峰海拔1260米),辖区总面积20000亩,户籍总户数395户,总人口1450人,村委会下辖4个自然…[详细] |
前段村 | ~209 | 村庄 | 前段村委会隶属婺源县江湾镇,距江湾镇区10公里,驻地前段,因村前有段水田而得名;辖前段、敕坑、何田坑、岭脚(2002年晓容乡农科所即岭脚村并入前段村委…[详细] |
大潋村 | ~210 | 村庄 | 婺源县江湾镇大潋村委会,辖大潋、小潋、胡秀庄、黄岗山四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坐落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石耳名山(海拔1260米)西麓,南与浙江古田山国…[详细] |
东头村 | ~211 | 村庄 | 东头村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该村下辖5个自然村:新建村、坳头村、东坑村、河滩村、下汪村,其中河滩村与开化县长虹乡霞川村委会的河滩村相互交错而居,是插花村…[详细] |
大畈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大畈村位于婺源县东部山区,婺溪公路穿此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东临浙江开化县,南连小鳙,西于江湾、溪头毗邻;北界安徽休宁县;西偏县城47公里;大畈四面环山…[详细] |
浯村村 | ~213 | 村庄 | 浯村村驻地浯村.因村前有条浯溪河而得名.辖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54户.人口573人,耕地面积483亩,林地3500亩,主产粮食.木材.距江湾镇…[详细] |
济溪村 | ~214 | 村庄 | 济溪村位于婺源东部, 与浙江开化县和安徽休宁县毗邻, 距县城45公里, 距江湾镇政府10公里, 全村土地总面积11.48平方公里, 管辖3个自然村, …[详细] |
低源村 | ~215 | 村庄 | 低源村委会座落在江湾镇东北部,与浙、赣、皖三省交界处,面积27m2公里,辖6个自然村,(高源村、低源村、栗木坦村、里庄村、大溪村、外边山村),12个村…[详细] |
龙潭村 | ~216 | 村庄 | 龙潭村委会创建于2005年,原岭里村委会和方坑村委会合并后取名为龙潭村委会。位于江湾镇东北部,与安徽岭南和浙江钱江源交界。气温温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详细] |
古蜀地村 | ~217 | 村庄 | 原古蜀地村委会座落于古蜀地里屋村管辖范围包括:里屋﹑外屋﹑八公田﹑小畈段﹑西坑山五个自然村,古蜀地村委会是一个以吴姓为主的村庄,据唐代《少微公墓志铭》…[详细] |
地名由来:
因政府驻地而名,唐初,滕、叶、鲍等姓在河湾处聚居,名云湾;南唐间(937-975),歙县篁墩(今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江姓迁此,子孙繁衍成巨族,故改名江湾。
荣誉排行:
2021年8月,江湾镇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2017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江湾镇为2017年国家园林城镇。
2016年10月,江湾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江湾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7月,江湾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11月,江湾镇入选为第一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
2013年,江湾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2010年3月,江湾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6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江湾镇第四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江湾镇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全镇总面积316平方公里,林地42.2万亩,森林覆盖率88.9%,下辖20村(居)委会,人口3.2154万。江湾镇距县城28公里,距风景名胜区黄山96公里,离瓷都景德镇110公里,溪婺公路穿境而过,景婺黄(常)高速公路有立交道口,交通十分便利。江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田23723亩,旱地3915亩。经济作物以油茶、雪梨、绿茶为特色。大畈歙砚响誉国内外。
全镇设有27个党支部,有党员1059名,(其中景区所在地党支部有江湾、晓起、汪口三个,景区党员247名)。基层党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新机制服务旅游业,在全县率先探索景区党建
文化旅游:
江湾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境内东北部,面积27.4平方公里,2001年6月20日建成开放,距婺源县城28公里,距风景名胜区黄山96公里,离景婺黄高速公路道口1公里。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
婺源县石耳山脚下有一座令人稀奇的篁岭村。该村近150户人家,其房屋全部建在一个陡坡上。房屋的结构开式特殊,农家一楼大门前临大路,大门后是厅堂;户户二楼开后门、架天桥即可达另一大路,二楼前门拦
导游: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介绍:汪口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
大畈,唐末汪姓始迁此地时,有鳙鱼溯水而上,因取名鳙溪。后来朱元璋路过此地登山赏景,赞叹说:“好大的畈”,因改名大畈。这里自古文风鼎盛,科第蝉联,从唐宋至清,曾出宰相三人、四世天官、11位尚书
古坑村不在常规的婺源导游手册之列,但这个村子很有特点,尤其是村口的千年榕树,以及需要走过两座桥才能到达的村子核心。美景在村子旁的小河上,古坑桥静静地卧着,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四周寂静无声,只
汪口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城东北30公里处,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公尺。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巧琢雕饰,有大中小的各种形体和各种图案一百多组。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
历史沿革:
1949年前辖区属江湾、龙川、荷田、汪口、大源乡;1949年属江湾区,分设江湾、荷田、汪口、大源四个乡;1950年增设晓起、航坑乡;1952年增设钟吕乡;1956年合并为江湾、汪口、大畈、晓鳙乡;1958年置江湾、汪口、大畈、晓鳙人民公社;1959年撤汪口人民公社并入江湾人民公社;1960年并入江湾公社,1961年复置江湾、汪口、大畈、晓鳙人民公社;1963年汪口公社并入江湾人民公社;1968年仍
婺源茗眉茶,属绿茶类珍品之一。因其条索纤细如士女之秀眉而得名。产于江西省婺源县。婺眉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大小一致,嫩度一致。其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外形虽花色各异,但内质为清汤绿
据《婺源县志》载:“明代,婺人从歙县丁字桥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并以杮油渍纸套袋,成熟时果实雪白,故谓之雪梨”,历史上曾一度作为贡品,颇负盛名,民间还常作为中秋佳节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礼品。 江湾
江永(1681-1762)清朝音韵学家。字慎修,安徽婺源江湾人。年二十一,为县学生。三十四,补廩膳生。六十二岁成岁贡生。好学深思,博通古今,专心《十三经注流》,长于步算、钟律、声韵,尤深于《三礼》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