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泰安市 > 东平县旅游

东平僧忠亲王祠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僧忠亲王祠又称僧王祠、王爷祠、皇华馆。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建立。为表彰清军统帅僧格林沁“死于王事”,清廷以他“功在生民,志在社稷”,便“诏建专祠”。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成吉思汗胞弟哈撒尔第26代孙,清末著名将领。幼年家境贫寒,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济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四起。清廷命僧格林沁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年),朝廷授权钦差大臣曾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曾格林沁倚重骑兵优势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同治三年(1864年)十一月,在鄂东霍山黑石渡决战,曾格林沁采取剿抚两手策略,收降捻军十几万人,打散十几万人,清军亦损失惨重。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率11000余兵力追击东路捻军赖文光、张崇禹部,追至山东曹州吴家店(今菏泽市西北),陷入捻军伏击圈,清军全军覆没,僧格林沁被捻军杀死在麦田,终年55岁。僧格林沁之死,使清廷从此丧失满蒙八旗劲旅,军权渐次落入湘军、淮军手中。

僧忠亲王祠址在州城街道中心小学南半部,南北长40米,东西宽45米。主体建筑为前后两个四合院,后院大殿三间,东西廊房各三间,南屋为过道屋,南屋东、西各有角门,供瞻仰者或祭祀人员出入。前院有大门三间(含东、西耳房)。主体建筑东西各有跨院。民国时期忠王祠作为女子小学校址,西跨院附设幼稚园。东跨院建有后门,出后门往北开辟为学校“后操场”。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为“县立皇华馆小学”“县立高级抗日小学”,解放后为城关完小校址,为全县重点小学。1998年后为“州城镇中心小学”。祠内建筑物多次翻修,因不合现代化教学条件需要,陆续拆除改建校舍。


>>蔚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