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泰安市 > 东平县旅游

清水桥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清水桥 又名清河石桥,位于老湖镇隋须昌城旧址(埠子村址)西1.5公里处,跨古济水之上,今沉淤于东平湖内。

清水桥建于隋代仁寿元年(601年)。据唐《元和郡县志》载:“清水桥在县西三里,隋仁寿元年造,石作华巧,与赵州桥相埒,长四百五十尺”,合公制长度为132.81米。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黄河决口,连同须昌城、洄源亭等一起被冲淤掉。

隋唐时期,东平地区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当时的须昌城系西通濮(州)、郓(州),东达兖(州)、齐地的交通要冲,而大清河则成为当时较大的交通障碍。隋仁寿元年(601年),故在此修建清水桥。大桥的建成,有力的促进鲁西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加速了须昌城的繁荣,使该桥周围成为一处优美的水泊风景区,素有“小洞庭”之称。尤其别致的洄源亭坐落湖上,为著名圣迹。唐东平太守苏源明曾多次宴请周边四郡太守于洄源亭,吟诗作赋;唐朝大诗人高适从鲁西至东平路经石桥,曾触景生情,作诗一首:“沙岸泊不定,石桥水横流。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宋《太平寰宇记》卷十三(郓州、风俗)、唐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都对清水桥有专门记载。清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记曰:“洄源亭西四里为清水沟……宋为北清河,因会汶又名大清河……因黄淤废,俗呼清河沟,桥呼清河桥,巨桥跨河,今淤土中,西通濮郓,桥北即长直沟入济处。”《东原考古录》中说:“须昌故城西南十二里亭子泊,为洄源亭遗址。”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平湖蓄水,亭子泊村民全迁金山一带,上面的残墙断壁以及巨石,仍暴露出水面,渔民捕鱼至此,常到址上休息,这些都对探索、研究清水桥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秦氏节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