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甸地龙位于祥云县米甸镇米甸街西北部塔坡山北麓,冲积扇缘地带的桃园坝,距米甸镇米甸街约1公里,距县城40公里,海拔1950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经人工修筑,收集箐水、雨水和引地下水供灌溉、饮用,长数公里。现存“地龙”遗址共三条,方向由西北向东南,残长300至400米不等,是古代的一种自流灌溉系统设施。
水利设施随山区地形地势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修筑,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总产量,努力开辟成梯田,引山溪水、泉水及蓄积径流灌溉。地龙依据发源于岔沟五大箐,向南流经岔沟、克昌等村的水流和地下水的实际分布,上段接箐水,按箐水流向把明沟变为暗曲渠,中段在有地下水的地方设置成蓄水池,截取地下潜水,用暗曲渠连分水池,下段将水分流到各明、暗沟渠,后流入楚场河。暗曲渠四面砌石,顶上覆土成为梯田。
原称老龙沟,一条地下暗曲渠因其形貌似如地下的“地龙”而得名, “地龙”构筑于地下,不占地表土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减少了水的蒸发量,形成坚固耐用的地下水利渠道——“地龙”灌溉网。避免了山水冲坏田地,在当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水利灌溉方法。地龙工程设计科学,建造简单实用,自建成后的600多年中,既灌溉了三个村近千亩农田,又引水入米甸街,供居民生活用。它对研究明代的农业科技,水利设施,是一项重要的实物资料。
1983年被祥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长从龙潭起至双胞井,宽以左右两边沟沿外各1米。
建控地带:不再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