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桥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虹桥村北300 米,南北向跨老孟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彩虹桥形如彩虹,故名彩虹桥,俗称虹桥,是常州市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的组成部分。彩虹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年代为清代。《奔牛镇志》记载此桥为清光绪五年(1879)重建。彩虹桥,纵联分节并列式,花岗岩石质,全桥长32 余米,桥高10.5 米,桥拱跨径9.8 米,桥面宽4.4 米,桥堍宽5 米。彩虹桥东西两面拱圈两侧有4 个桥耳,外侧桥耳下各嵌柱石一块,上刻行书桥联。东侧桥联曰:“积土藉成山兴民利仍是国民利,临流劳问渡勉而行何如安而行。”西侧桥联曰:“此日大河虹亘征人共乐济川来,当年中道鸾回雄主也应题柱去。”细察两侧桥联,会感受到石桥曾经的风姿。彩虹桥顶部桥额石已改成水泥,彩虹桥三字刻在水泥梁面上,是石桥最大的遗憾。在桥墙上有斜坡的大块石料,是原桥的护栏石,说明原护栏是长块石的实体护栏,现在桥栏用铁质钢管代替,少了一份岁月的沧桑感。彩虹桥桥洞存有宽约60 厘米的石道,这是老孟河上的古纤道遗址,拱洞的转角处留着数十道纤绳痕。从前运河边上大多有纤道,纤夫拉纤,遇桥船要靠岸,纤夫要上船,过了桥洞再登岸。拉纤都是逆水而上,桥洞的水流很急,上船登岸的功夫较费劲。为了让船过桥洞纤夫不登船,有些桥洞下面加设了石道,纤夫可以直接穿桥洞到前面的纤道去,既节约时间也省了力气。据资料记载,原京杭运河,包括其它一些主要运河拱桥的桥洞里大多设置石道。如今运河或拓浚,或改建新桥,石桥很少见,除非运河早就改道,方能保存运河上的石桥,因此彩虹桥的古纤道在常州仅存石桥中独一无二,在全国不计其数的彩虹桥中也未见其二,有着极高的运河文化价值。目前彩虹桥桥洞内及连接西南岸的石道尚存10米左右,连接东南岸的石道已经拆除,拆除的这些石料,有的建在集体房屋的墙基上,有的建在电灌站的机埠上,也有建在排灌的渠道上。走上石道,还能看到拱顶龙门石上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案。彩虹桥桥址附近因地势较高,原有许多砖窑,就地取土,取之不尽。沿河原有煤站、粮屯、仓库,是奔牛镇的重要港口。这里不仅是奔牛通往北部以至苏北泰州的水上通道,也是陆路要道。南通京杭运河,北连长江。由于河岸高,桥拱也随势抬高。随着老孟河的改道,这里不再通航,原有的库站也相继撤离,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如今的彩虹桥已不见石桥的台阶,为了通行汽车,桥面改成平坡,浇注了钢筋混凝土,坚固如初,可以通行10 吨以下的卡车。坐在车里从桥上驶过,没有感觉这是一座石拱桥。只有走到远处的河岸才能发现石拱桥的雄姿。1988 年11 月,武进县(现为武进区,下同)人民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控制单位。2011 年1 月5 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五星村虹桥自然村北300米
奔牛镇: 奔牛镇地处常州市西侧,是一个有着2100余年历史的古镇。全镇总面积55.808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拥有人口52000余人。 在古代,奔牛即是水路要冲,称为奔牛堰。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孟河的先后拓浚和设闸,水运贯通集镇东西南北,舟楫往来,馆舍林立,驿站酒肆随处可见,茶坊、糟坊、油坊、碾坊、糖坊、酱坊、竹木坊、铁铺、窑业…… 奔牛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