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武夷山市旅游

朱熹故里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朱熹故里
朱熹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朱熹故里在五夫镇府前村,始建于南宋十四年,历代曾屡经修建,后毁于民国后期,现尚存紫阳楼原为朱熹旧居,内有朱熹幼时读书处——半亩方塘、灵泉古井、朱子樟等。朱子樟相传为朱熹手植,后人称为“沈郎樟”,12人才能抱得住。半亩方塘典故来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紫阳楼附近还有朱子巷、兴贤书院、兴贤古街、朱子社仓等古迹。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这里不仅是“白莲之乡”,还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此从师就学长达40余年,留下了兴贤书院、朱子巷、紫阳楼等历史遗迹。朱熹曾在兴贤书院讲学授徒。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现今在书院内可欣赏到仿朱熹笔体而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

朱子巷是五夫中和坊与儒林坊的交界线,巷子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巷多曲折,两侧皆是古屋高墙,步入其中,耳边仿佛回荡起朱熹求学的足音。朱熹定居五夫镇近50年,每次外出都要经过这条小巷。

在朱子巷旁就是连氏节孝坊,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门楼坊额嵌有“圣旨”、“旌表史员观赐妻监生刘-母连氏节孝坊”字样,面壁砖浮雕有人物故事、祥禽瑞兽等,形制优美、工艺精湛。内部屋宇梁柱壮实,窗长梁托雕刻精巧。整座屋宇门坊保存完好,为典型清代建筑,又带有明代风格。

紫阳楼位于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亩方塘紫阳楼,屋后是青翠竹林。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紫阳楼构筑风格庄重典雅,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老,以父号取名,将寝室命名“韦斋”,将书房命名为“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堂。表示不忘其祖籍徽洲婺源的紫阳之意。

紫阳楼的构筑格式庄重典雅,青砖素瓦,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志,将寝室命名“韦斋”,是以父号取名,将书房命名“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室”,亦是表示不忘故土,将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的紫阳山为居室之称。这匾还是朱熹老师刘子翚的亲笔所书。朱熹亲自撰写了《名堂室记》,以示“不敢忘先君之志”。

朱熹,这个将孔子思想重新演绎和曲解,成为有明朝特色的儒家终极阶段的理学学派的鼻祖,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儒学观念的巨匠。在中华历史上,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朱熹,当年,因为父亲病故,返回母亲故乡五夫镇,伺候母亲40年,从而有足够的时间琢磨孔子思想,从而使五夫镇成为理学的发源地。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江西婺源人,生于福建尤溪。父朱松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任尤溪县尉,任满寄居于该县水南郑安道馆舍。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朱熹自幼聪敏好学,7岁,随父母迁居建州(今福建建瓯)。14岁时,遵照其父临终嘱咐,投奔崇安县友人胡宪、刘勉之。胡、刘视朱熹如子侄,安排生活,热情教诲。刘勉之还将女儿嫁给朱熹。…… 朱熹详细信息++

五夫镇: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北部,镇域面积175.75平方公里。东与浦城石陂交界,南接建阳徊潭,西靠建阳将口,北与武夷山市上梅乡接壤。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东面荒盘岗,海拔1162.5米;南面笔架山,海拔1028.8米;北面梅岭岗,海拔797.8米。 宋、元两代五夫镇分内五夫里,外五夫里,一直沿袭到清未。清代设巡检司,民国24年为第三区,辖五夫、白水、大将、双…… 五夫镇详细信息++



>>景徽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