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天坑群位于沧源崖画谷风景区的半山腰,在10多公里的山路上分布着7个天坑,并且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现至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
沧源天坑被垂直的峭壁环绕,没有专业工具根本下不到底部,数据显示,它的直径达到184米,深约235米,是目前云南境内发现的最大的天坑。沧源天坑由于深度很大,高度差异造成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进而导致坑内的植物形成梯度分布。坑内有芭蕉和桫椤,还有一些常绿的阔叶树,主要为一些栎树类,再往上就出现了一些落叶阔叶林,如橡树等。
沧源天坑群位于沧源崖画谷风景区的半山腰,天坑最初被当地人发现,传说是因为一只岩蜂,很久很久以前,沧源明良寨一个叫达那的佤族汉子,攀岩走壁掏岩蜂,有一天他追一只岩蜂来到这里,发现了这些圆柱形的天坑,他回来告诉寨子里的头人:我知道崖画的山门,我可以把它打开。但头人害怕开了门会出来鬼怪害人,不敢让他开。后来,佤族人陆续下天坑打猎、砍董棕树做甑子,天坑成为崖画之后又一个神秘的佤族文化符号,渐渐被世人所知。
据当地人说,天坑内还生长着一种叫“不死草”的植物。在佤族民间,老百姓会将某些中草药混入黑泥中,制作成“娘布洛”——现今沧源摸你黑庆典中使用的黑泥就是娘布洛。而据说顶级的娘布洛是一种添加了“不死草”的中草药。当地佤族人说,不死草的叶子形状是半截的,也叫半截藤,它只生长在天坑内,且非常少见,一般有不死草的地方,周围毒蛇遍布,欲求仙草实属不易。
眼前的天坑是怎样形成的呢?研究表明,阿佤山一带分布着大量的石灰岩,这是形成地下溶洞、暗河、天坑等喀斯特地貌的物质条件。阿佤山这一区域虽然面积不大,但在地质学上却有重大意义,它是划分太平洋水系以及印度洋水系的重要分割点。几条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印度洋过来的大量水汽,在阿佤山形成丰富的降水,使得这一区域成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各种珍稀植物在此生息繁衍。同时,大量降水对石灰岩中的纵向裂隙进行切割与溶蚀,从而造就了阿佤山地区规模庞大的天坑群。
除眼前这个最大的“天坑”外,在附近同一水平线上还分布着6个大小不同的“天坑”。曾有人进入其中一个,顺悬崖爬下去之后,穿过一片丛林,位于一个垂直的悬崖下面还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穴,洞内有湖泊、沙滩、暗河、瀑布以及数量众多的石钟乳。
请各位游客注意,这些“天坑”目前还没有完成开发完工,因而游览时请务必注意安全……到现阶段为止,沧源天坑群的秘密仅挖出了冰山一角,不难预见,随着探秘的深入将会有更多奇特的地形及物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