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故居位于襄城区隆中山。为三国时期我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居住地。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重修。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自前往后有“古隆中”牌坊、抱膝亭、武侯祠、三顾堂、草庐亭、“卧龙深处”等建筑。存石牌坊四十八通。
相传诸葛亮曾与其叔父诸葛玄在此居住过。现存有武侯祠、梁父岩、三顾堂等遗迹。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本人在上奏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裴松之注《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三国志》还记载:“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由此可知这里诸葛亮本人提到其故居南阳为南阳郡邓县隆中,即今天的襄阳隆中。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和其叔父长期隐居于此,在此地诸葛亮饱览诗书、抱膝高吟、躬耕襄阳隆中陇亩长达10年之久,并广交地方豪杰志士,颇具影响力,也为后来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鼎力三国打下坚实基础。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诸葛茅庐位于隆中山畔三顾堂后坡上,呈六角形,双层飞檐,碧柱红瓦,亭中一块大石碑上刻有“草芦”两个大字,字体苍劲端庄,是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原址上立,清初赵宏恩重建。此处本为诸葛亮隐居时住宅的读书室,明襄简王朱见淑迷信风水,意将此古迹霸占为自己的陵墓。李自成起义后,把陵墓建筑捣毁,但土坟仍在。后人在墓边修了这个草芦亭,表达对前贤孔明的景仰与怀念。三顾茅庐的故事千古流传。现诸葛亮的草庐不是茅草屋,而是一座木制结构的小亭子。据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诸葛亮历来都很受尊崇,诸葛亮草庐历朝都有人专门看护、维修。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