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口救国阵亡烈士义塜
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平南县安怀镇安怀村特果岭南面距公路20米处
简介:救国阵亡义塜位于安怀镇安怀村特果岭南面公路边,建于1945年,坐西北向东南。义塚封土堆呈馒头形,土堆高1.5米,直径10米,正面筑三合土夯墙,墙长8.2米,高1.5米,呈竖立四级内收,墙中间镶石碑1通,镌刻“救国阵亡烈士义塚”及序文,碑高1.2米,宽0.8米,墓门前为半月形拜台,义塚为1945年由韦遇佳等13位人士发起修建,至今六十多年,据说葬的阵亡抗日将士近百人。救国阵亡烈士义塚”,为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由韦遇佳等13位人士发起修建,至今已有65年,据说埋葬阵亡的抗日将士有近百人。
1944年10月罗奇部为配合张(张驰)、黎(黎行恕)两军在桂平的--,从平南大峡口、佛子冲一带出击。日军100多人在大峡口,以黄达芳家的土楼为中心据点,在村前村后,及大峡口分设岗哨,分兵驻守木棉、古架等村,互为犄角,卡住国民党军从同和出击的隘口。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四夜)罗部第三营从同和出击大峡口。先派出一个班抢登大峡村背的制高点,然后主力迅速越过大峡冲。当先锋班靠近日军据点,大批日军从驻地涌出。先锋班受阻,且边战边往村外转移,驻古架村的日军迅速从金鸡岭攀登社山顶,以密集火力压住制高点的守军,再居高临下向退却的国民党军猛烈射击,国民党军牺牲数十人,被迫撤退。此时,合同八宝乡自卫队围攻县北黄牛岭日军之罗奇部同样失利,战死不少。义塚碑文
诗曰: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瑾之。是知,凡遇露骸,都应收殓,凡因公致命,仗义捐躯,忍令抛尸露骨耶?去秋老历九月初五日,两军在大峡开战,双方均有死亡。今两边山麓,发现遗骸数十具,蝇嘬狸餐,已无筋肉,风吹日灸,只剩枯髅,或萦蔓草之根,零星异处,或暴危崖之上,散碎无全。同人等睨而视之,颡为之此。因欲顾工收捡,合厝成堆,但共计所需,约金数万。素仰仁台,当仁不让,见义勇为,敢希稍泻裕囊,共成此举,庶忠魂稍慰,天阴无啾泣之声,冤气潜消,乡众获康宁之庆。因此积德累功之事,亦地方应有之义务也。是为序。发起人:韦遇佳 、韦蔚南、卢殿林、周佐同、卢宪初、龙旭初、卢荣仁、方贤信、黄达芳、卢朴、李文南、黄荣兴、叶亦周。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六月十二卯时立义勇碑。2012年7月3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2012]5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怀村:安怀村…… 安怀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