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江口镇 | 隶属:昌图县 |
区划代码:211224124 | 代码前6位:211224 |
行政区域:辽宁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辽M |
长途区号:024 | 邮政编码:112000 |
辖区面积:约128.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1万人 |
人口密度:24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通江口镇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通江口镇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义兴村 | ~200 | 村庄 | 清嘉庆年间,由山东省博平县冯家大庄来此垦荒。形成村后,因村内小河改道,由村内移到村西,依“移河”的谐音,又采取民意,得名“义和屯”至今,后改名义兴村。…[详细] |
白家村 | ~201 | 村庄 | 清嘉庆年间,白姓人家由河北省昌黎县移民来此地占草开荒,搭起窝棚首居,成村后,称为“白家窝棚”。现为白家村。…[详细] |
孤榆树村 | ~204 | 村庄 | 孤榆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通江口村 | ~205 | 镇中心区 | 清嘉庆前此地无人烟。因来往行人在此过河,渐成渡口。清嘉庆七年(1802)奏准垦荒,山东、河北移民至此成村落。以地濒辽河东岸,帆船沿河上溯三江口,顺至营…[详细] |
黄家村 | ~207 | 村庄 | 黄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边家村 | ~208 | 村庄 | 边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歪脖树村 | ~209 | 村庄 | 歪脖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宏胜村 | ~210 | 村庄 | 宏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建设村 | ~211 | 村庄 | 建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四方村 | ~213 | 村庄 | 四方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立屯村 | ~214 | 村庄 | 新立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广宁村 | ~215 | 村庄 | 东广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长岭子村 | ~216 | 村庄 | 长岭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小房身村 | ~218 | 村庄 | 小房身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敖家屯村 | ~219 | 村庄 | 敖家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长发岭村 | ~220 | 村庄 | 长发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清嘉庆前此地无人烟。因来往行人于此过河,渐成渡口。清嘉庆七年(1802)奏准垦荒,山东、河北移民至此成村落。以地濒辽河东岸,帆船沿河上溯三江口,顺至营口,亦名通江子,又称同江口。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辟为商埠。逐改为通江口镇。
基本介绍:
通江口乡地处昌图西南部、南与开原市接壤,西靠辽河与沈阳市法库县毗邻,与煤城调兵山市隔河相望,是昌图的西南门户。通江口乡在历史上曾享有盛誉。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是远近闻名的水路码头,通江晚渡为昌图著名八景之一被载入史册。
通江口乡现辖16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人口3.1万人,耕地面积11.8万亩,区域面积128.15平方千米。昌法、彰桓、新梨等公路在境内穿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辽河、招苏台河、小河子和亮中河流经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地势西部平坦肥沃,东部丘陵起伏,荒山荒沟、宜林地等具有较高开发价值。通江口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主产玉米、水稻、大豆。正常年景,粮食总产可达6500万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日本依《中日北京条约》强行开辟商埠,设水路警检所、税局、保卫团,控制辽河水运,并驻有日本领事馆。
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设经历。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分治委员。
民国三年(1914年),改县佐。
民国四年(1915年),撤置。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初,为昌图县五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昌图县第六区通江口乡。
1958年10月,建通江口公社。
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