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遂川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遂川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北宋建隆元年(960),境域分属水南乡和水北乡,为龙泉县治(今遂川县)地,1943年1月1日,水南、水北合并,设泉江镇。

958年,泉江人民公社成立;1981年,泉江人民公社改为泉江镇;1995年6月,瑶厦乡并入泉江镇,镇政府驻原瑶厦乡政府处。

2001年12月,上坑乡、盆珠乡并入泉江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雩溪、泸溪乡、和万石乡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雩田区江背、田心、塘背、雩溪、彭汾、任溪、加庄、窗溪乡及雩田镇;1954年称第八区;1956年撤区,上述乡镇并为雩田、田心、加庄乡。

1958年三乡合并成立雩田人民公社,析窗溪入和平公社;1961年重置雩田区,分为雩田、田心、加庄公社;1967年撤区,加庄并入雩田公社;1978年田心并入雩田公社,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雩田乡,2001年撤销雩田乡改社雩田镇,2003年撤销横岭乡并入雩田镇,地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碧洲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碧洲区碧洲,碧洲乡。

1954年改名第九区,1956年撤区,1958年成立碧洲人民公社,1984年5月,撤社改乡,成立碧洲乡,1994年撤乡改镇,成立碧洲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草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草林区草林、溪下、悠富、锡溪、楠木乡和草林镇;1954年改名第二区;1956年撤区,六乡镇合并为草林乡;1958年成立草林人民公社;1961年重设草林区,划分为草林、楠木公社;1967年撤区,两社合并为草林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草林乡,1993年撤乡设镇。

1949年十月设堆前乡人民政府,同时又是堆前区公社所在地,1950年属堆前区,1954年,属第六区。

1956年,撤区。

1958年,与西溪乡合并成立堆前公社。

1959年冬,分为堆前、西溪2公社。

1961年,属草林区;从堆前公社析出七坪公社。

1965年,七坪并入堆前公社。

1967年,撤区。

1969年,西溪并入堆前公社。

1972年,西溪公社划出,改名堆子前公社。

1984年5月,改称堆子前乡。

1993年,撤乡设遂川县堆子前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左安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左安区左安、丰城、太坪、白云、圆溪乡和左安镇;1954年改称第三区;1956年撤区,六乡(镇)合为左安乡。

1958年成立左安人民公社;1961年重置左安区,公左安、白云两个公社;1967年撤区,两社并为左安公社。

1984年5月,此社分开称左安乡。

2001年改为左安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属左安区;1952年为汤湖区水口、高坪、茅坪、桃源乡;1954年改称第十区;1956年撤区,并四乡为高坪乡。

1958年成立高坪人民公社;1960年6月并入汤湖公社;同年11月分开复称高坪公社;1961年重置左安区;1967年撤区仍高坪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高坪乡。

2001年撤乡改为高坪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太平、汾江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大汾区寨溪、江夏、石鹿、草汾、顺谋、石花、安福、文溪乡和大汾镇,1954年称第4区,1956年撤区,10乡镇并为石鹿乡、大汾乡,1958年合并称大汾人民公社,1961年重置大汾区分为石花、大汾、江夏公社,1967年撤区三社合并为大汾公社,1972年分大汾、石花公社,1978年复并称大汾公社,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大汾乡,1993年称大汾镇,2003年元月滁洲乡并入沿称大汾镇,政府驻地在大汾圩镇圩塔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衙前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衙前区沿桥、塅尾、溪口、双镜、衙前、石盘乡;1954年称第七区;1956年撤区、六乡并为衙前乡;1958年成立衙前人民公社;1960年新江、双桥公社并入;1961年重设衙前区,三社分开;1964年称新江区,桥头公社并入;1967年撤区;1972年桥头公社划出,沿称原名。

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衙前乡。

2001年改称遂川县衙前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禾源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属草林区禾源、黄背、黄溪、三溪、谷团、严塘乡。

1954年,改名第二区,谷团并人禾源乡。

1956年,撤区,5乡合并为禾源乡。

1958年,成立禾源公社。

1961年,重置草林区,划分为禾源、谷团2公社。

1966年,2社合并仍称原名。

1967年,撒区,又称禾源公社。

1985年5月,政社分开称禾源乡。

2001年12月,撒乡设禾源镇,地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三益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左安区白土、汤湖、璜石乡;1952年属汤湖区,增划良洞、青茶两乡;1954年改名第十区;1956年撤区,合五乡为汤湖乡。

1958年成立汤湖人民公社;1960年6月高坪公社并入,同年11月分开;1961年属左安区;1967年撤区,仍称汤湖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汤湖乡。

2001年撤乡改为汤湖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笙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碧洲区枚溪、江头、江侧乡。

1954年,改称第九区。

1956年,撤区,3乡合并各取首字称枚江乡。

1958年,成立枚江公社。

1961年,属雩田区。

1967年,撤区,仍称枚江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开改称枚江乡。

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地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鹏抟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城区和草林区一部分的达溪、建设、岭上、南溪、洋湖、严塘乡。

1954年,改名第二区。

1956年,撤区,洋湖、岭上、南溪、达溪并入建设乡。

1958年,成立建设公社。

1961年,属泉江区,改称珠田公社。

1962年,分为珠田、达溪公社。

1967年,撤区。

1969年,合并为珠田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珠田乡。

2021年撤乡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裕塘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城区。

1952年,属碧洲区,10月,南康县巾石乡并入。

1956年,撤区,6乡合并为巾石、沙田乡。

1958年,2乡合并成金沙公社。

1961年,属泉江区,分为巾石、沙田2公社。

1967年,撤区,2社合并成立金沙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巾石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大坑,堆前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堆前去大坑、赤坑、板坑、车田乡;1954年属第十一区,1956年撤区,四乡合并为大坑乡,1958年成立大坑人民公社。

1961年属泉江区,划分为大坑、长隆两个公社;1967年撤区;1969年大坑、长隆、上坑合并为大坑公社;1972年上坑公社划出,称大坑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开称大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