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属羌地。 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破羌县,治在今乐都区东南湟水北岸,称雒都(落都或洛都),属金城郡。 三国魏属西平郡。 西晋废破羌县,属西平郡安夷县。 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后凉于此置乐都郡,治今碾伯镇西大古城。 东晋隆安三年(399),后南凉6次迁都,其中3次定都乐都。 西秦攻灭南凉后,仍设乐都郡,并为凉州治。 北魏孝昌二年(526),属鄯州,并曾为鄯州治,改称西都县。 西魏属西平郡。 北周建德五年(576),属乐都郡。 隋开皇三年(583),属鄯州。 十八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隶鄯州。 大业三年(607),属西平郡。 唐属鄯州(曾改为西平郡)。 上元二年(761),入吐蕃。 宋初属吐蕃唃厮啰地方政权辖地。 宣和元年(1119),分属西宁州、乐州。 金天会九年(1131)、西夏大德二年(1136),先后属金和西夏。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属西宁州。 明初置碾北卫,后改置碾伯守御千户所(西宁卫右千户所),直隶于陕西行都司。 清雍正三年(1725),置碾伯县,隶西宁府。 1913年,隶西宁道。 1929年,碾伯县复名乐都县,由青海省直辖。 1949年沿旧制称乐都县。 1979年,划归海东地区。 2013年,撤销乐都县改设海东市乐都区。 |
古属羌戎地。 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安夷县,治在今平安镇,属金城郡。 东汉建安年间改属西平郡。 北魏时期废入鄯州西都县。 北周时期属乐都郡。 隋开皇元年(581年),属西平郡湟水县,隋开皇三年(583),属鄯州湟水县。 唐仪凤三年(678),属鄯州鄯城县。 肃宗上元二年(761),入吐蕃。 至德二年(757至大中五年(851),入吐蕃。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至崇宁三年(1104),属河湟吐蕃唃厮啰地方政权辖地。 北宋元符二年(1099),属鄯州。 崇宁三年(1104),属西宁州。 金天会九年(1131)和西夏大德二年(1136),先后属金、西夏。 元属西宁州,并于此置平戎马驿。 明洪武六年(1373),属西宁卫。 洪武十九年复设平戎马驿、平戎递运所。 嘉靖元年(1522),建平戎城(堡)。 清雍正三年(1725),属西宁府西宁县,仍置有平戎驿,后改平戎驿为平安驿。 1913年,隶西宁道。 1929年,直属青海省。 1945年,属湟中县。 1960年,划归西宁市设西宁市平安区(县级)。 1962年,撤西宁市平安区年复归湟中县。 1978年10月19日,析湟中县平安、小峡、洪水泉、石灰窑、三合、沙沟、古城7个人民公社置平安县,县人民人民政府驻平安镇,属海东地区,并为海东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海东市人民政府驻乐都区。 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平安县,设立海东市平安区。 |
民和地区在夏、商、周三代时属《禹贡》雍州地,为西北羌戎繁衍生息地之一。 当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置郡县,当时民和属陇西郡管辖的西北塞外地。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在今民和县下川口设置允吾县,隶金城郡(治甘肃兰州)北周将龙支县政隶枹罕郡(治河州)。 唐初,今民和地区仍属于龙支、湟水、米川三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陷为吐蕃地。 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又归复唐王朝。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今民和地区又陷为唃厮啰政权辖地。 徽宗崇宁二年(1303年),宋朝又收复河湟地区,今民和先后属湟、乐二州。 元代民和属西宁州地。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在民和古鄯(今古鄯乡政府所在地)设古鄯千户所,其辖地为今民和全境和化隆县部分地区。 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古鄯设驿站,后称古鄯驿,为西宁卫七驿站之一。 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在茶马交易中,民和为孳养官马场所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改碾伯千户所为碾伯县(今乐都),今民和为其辖地。 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民和亦属之。 1930年4月,从乐都、循化两县析置民和县,取“政通人和”之意。 1949年9月2日,民和解放,9月8日民和县人民政府成立。 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沿用至今。 |
1930年互助建县,1949年9月12日,互助县解放,隶属青海省人民政府。 1953年改设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1960年划归西宁市,1962年复归省直辖,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 1960年4月5日至1961年8月,互助县隶属西宁市。 1961年8月15日至1978年9月,为青海省直属县。 1978年10月19日,青海省成立海东行署,互助县隶属海东行署,2013年2月,海东行署撤销后设立地级海东市,互助县属之。 2000年,互助土族自治县辖1个镇、16个乡、4个民族乡。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撤销高寨回族乡、加定藏族乡、南门峡乡和丹麻乡,分别设立高寨镇、加定镇、南门峡镇和丹麻镇。 2001年底,互助土族自治县辖5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2个社区、295个村(牧)委会。 2006年,互助土族自治县行政区划调整为撤消沙塘川乡和双树乡,设立塘川镇;撤消边滩乡,并入林川乡。 2006年8月,互助县撤销边滩乡,并入林川乡;撤销五十乡,设立五十镇;撤销五峰乡,设立五峰镇;撤销双树乡、沙塘川乡,合并设立塘川镇。 |
古属羌戎地。 西汉神爵二年(前60,)属金城郡。 永元十四年(102),汉护羌校尉侯霸在东西邯屯田5部。 东汉建安年间改属西平郡。 东晋咸康元年(335),前凉于此置湟河郡,治黄河城。 后凉、南凉、西秦、北凉因袭之。 北魏景明三年(502),在今化隆西部置石城县,治今群科镇一带。 孝昌二年(526),在今化隆东部置广威县,治今甘都镇,属洮河郡。 西魏废帝二年(533),改石城县为化隆县,属湟河郡。 北周袭之。 隋代废广威县入化隆县,属西平郡。 唐永徽六年(655),米川县迁治于邯川戍(今甘都镇),辖今县南部和东部,隶廓州。 先天元年(712),改化隆县为化成县。 天宝元年(742),复改为广威县,并为廓州治所。 广德元年(763),入吐蕃。 大中五年(851),复廓州。 唐末至五代复为吐蕃所辖。 宋初为唃厮啰地方政权辖地。 元符二年(1099),改廓州为宁塞城,治今群科镇一带。 崇宁三年(1104),复宁塞城为廓州。 金天会九年(1131)、西夏大德二年(1136),先后为金和西夏辖地。 元至元二十三(1286),属西宁州。 明洪武六年(1373)属西宁卫。 清雍正三年(1725),分属西宁府西宁县、碾伯县。 乾隆九年(1744),设巴燕戎格厅,治今巴燕镇。 1913年,改为巴戎县,属甘肃省西宁道。 1929,年改为巴燕县,直属于青海省。 1931年,复改为化隆县。 1953年,成立化隆回族自治区,1954年,改称化隆回族自治县,治巴燕镇。 1978年,属海东地区。 2013年,属海东市。 |
古属羌戎地。 西汉时期属河关县(治今甘肃省积石县大河家一带),隶金城郡。 东汉时期属陇西郡白土县(治今甘肃省积石镇北,黄河北岸)。 后废,西晋复置。 前凉置临津县,治今积石镇东,属晋兴郡。 其后曾属前赵(匈奴)、前秦(氐族)。 后凉(氐族)属浇河郡。 后入吐谷浑。 北魏废白土县为白土城。 北周达化郡属达化县。 隋大业三年(607),分属浇河郡达化县,粃罕郡粃罕县。 唐贞观五年(631),属米州米川县。 贞观十年,改隶河州米川县。 永徽六年(655),迁米川县治至今化隆县甘都堂,属廓州。 开元二十六年(738),属镇西军,驻今甘肃省临夏市(一说在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一带)。 天宝元年(742),至至德二年(757),改廓州为宁塞郡,属宁塞郡米川县。 广德元年(763),入吐蕃。 宋初属唃厮啰地方政权辖地。 北宋元符二年(1099),后分属湟州和河州。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隶积石州,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一带。 元代仍属积石州,米川县。 元代中期撒拉族迁入。 明洪武四年(1371),属河州卫积石州千户所,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一带。 八年(1375),改属西安行都指挥司归德守御千户所(后改为河州中左千户所),治今贵德县河阴镇。 清雍正八年(1730),于积石镇设循化营,属西宁镇统领(驻今西宁市)。 乾隆二十七年(1762),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并改置为循化厅,属兰州府。 道光三年(1823),改属西宁府。 1913年,改循化厅为循化县,隶西宁道。 1929年,直属于青海省。 1954年,设循化撒拉族自治区(县级),同年改为自治县。 1959年,由黄南州代管。 1962年,复改省直辖。 1978年起,归海东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