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21年广东省卫生村
2021年广东省卫生村
2021年12月29日,根据《广东省爱卫会关于做好下放省卫生村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粤爱卫﹝2018﹞8号),经各地市爱卫会组织评审,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雄丰村等3461个村创建省卫生村工作已达到了《广东省卫生村标准》(粤爱卫〔2010〕17号)规定的要求。省爱卫会决定授予上述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
雄丰村雄丰村位于白云区西北部,村内珠水路横绕,村附近有神山农贸市场。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公顷,下辖6个自然村,9个经济社,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31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85人,外来人口600人。该村全年工农业总产值8851万元;其中工业总收入4655万元,农业产值1909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287万元,净收入2352万元,农民人均所得9611元。2005年村投入5000多万元,……。 |
因村地势低洼,河涌多簕蓼,故名。清代建村,1949年前为同高乡,1958年-1984年属江村人民公社,称蓼江大队;1985年设立蓼江村委会,沿用至今。蓼江村蓼江村位于江高镇西部,面积5437亩,耕地面积为3587亩,属下有经济社13个,农业人口2900人,非农业人口及外来人口1000人。村内道路6公里,村公园30亩,广场2800平方米。工、农年总收入为7048万元,人均年收入1531元,经济优势及……。 |
相传清代建村时,村民在巴江河边建硖石古庙,因有一大石立于其内而取村名为硖石村,后改为峡石,故名。清朝年间建村,原称硖石,后改为峡石。建国初期属番禺县第九区和风乡,1960年成立峡石大队,属广州市郊区;1963年与杨山、鹤岗合并为杨山大队,1976年从杨山大队分出成立知识青年创业大队;1984年称峡石乡政府;1987年设立峡石村委会,沿用至今。硖石村……。 |
因村边的山岗有许多大石,故名。南宋时期建村,建国初期属番禺县和风乡,1960年与聚龙村合并成立田心农场,1963年改称为聚岗大队,1980年从聚岗大队分出成立大石岗大队;1984年称乡政府,1987年设立大石岗村委会,沿用至今。大石岗村……。 |
建国前村内有古炮楼前,称古楼;土改时期“破旧立新”把“古”字改为“新”字,故名为新楼。明代建村,1949年属番禹县第九区江莲乡古楼岗村。1951年-1957年,改名岗楼乡新楼村。1957年后,又改名为广州市郊区乡社新楼村。1958年,岗楼乡分大队设为江村公社新楼大队。1959年-1960年,成立双岗公社新楼大队。1961-1984年,改名为江村公社新楼大队。1985设立新楼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新……。 |
因郭姓人氏在此聚居,此地村前有一口水塘,故名。明初年间建村,解放初期属番禺县第九区和风乡,1951年由和风乡改为郭塘乡人民政府,1962成立郭塘大队,属广州市郊区管辖;1987年设立郭塘村委会,属神山镇政府管辖;2004年江高镇和神山镇政府合并,归江高镇政府辖,沿用至今。郭塘村郭塘村位于江高镇北面,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村设有1个经济联合社,属下设21个经济合作社。本地户籍人口4557人,其中农……。 |
据传建村前该地茅草重生,地势较高,故名茅山。建国前属番禺县第八区,1950年初与何㘵村合并为山河乡,1953年拆分,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茅山村,1985年设立茅山村委会,沿用至今。茅山村……。 |
南岗村南岗村位于江高镇南面,南临流溪河,广清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公顷。辖有三元岗、南岗2个自然村,13个经济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户籍人口3463人,其中农业人口2978人;外来人口2000人。2005年工农业总值6468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6%,其中工业总产值2220万元,农业产值280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7300元,人均股份分配320元。比上一年增长2%。南……。 |
双岗村双岗村位于江村流溪河畔北面,新广花公路贯村而过。东面是江人路直通白云新机场,南面是北二环高速公路与机场高速公路相连接,西面是广州北站货场,广州市邮政枢纽中心及市交通委员会的货运场亦落户村内。全村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7公顷,辖下20个经济合作社,户籍人口5455人,其中农业人口4305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8663万元,农业产值6210万元,比上年下降0.……。 |
塘贝村塘贝村位于江高镇中心位置,新旧广花公路贯穿其中。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8亩,山林360亩。分别与江村、泉溪村、水沥村及人和镇的西湖村相邻。塘贝村由两个自然村5个经济社组成,第4经济社(自然村)位于新广花公路以东与西湖村相邻。全村本地户籍人口1727人,其中农业人口1204人,非农业人口523人。外来人口约2500人。2005年工农业总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35……。 |
因村边有棵大古竹,取名为古竹脚村,后据说村后面两山似双凤朝阳而改名为“杨”山。南宋建村,建国初期属反余弦第九区和风乡,1960年成立杨山大队,属广州市郊区管辖,1963年与鹤岗、峡石合并为杨山大队,1976年、1978年峡石、鹤岗划出各自成立大队,1987年成立杨山村委会属神山镇管辖,2004年神山镇与江高镇合并,杨山村委会属江高镇管辖,沿用至今。杨山村……。 |
中八村中八村位于江高镇西北面,总面积7.8平方公里,东靠107国道(广清高速公路),西临巴江河,神山大道珠水公路经村而过,2公里长的巴江河东面码头是村物流基地。中八村有16个经济社,耕地面积1879亩,2005年本地户籍人口3080人,其中农业人口1848人,非农业人口1232人,外来务工人员450人。村有自建厂房30000多平方米,商业铺位30间,码头面积200000平方米,2005年总收入12……。 |
该村村民沿江边而居,背靠珠江,故以地理位置取名“珠江”村。清朝年间建村,取名高乡江夏村,1949年,称同高乡,1958年-1984年改为江村公社珠江大队,1985年更名为珠江村委会,沿用至今。珠江村……。 |
谢家庄村位于白云区太和镇镇区北部,新广从快速路和京珠高速分别从村域西部和东部经过,面积526公顷,下辖25个生产社组,本地常地人口约5000人。谢家庄村地处镇中心北部,交通发达,人流物流频繁,过半村民应聘务工,小部份村民自营经商及交通运输,属人多地小的半城镇农村。村、社集体靠出租厂房及土地为主要收入,经济基础较溥弱。现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探索拓展村、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
营溪村位于白云区太和镇政府以西,上下接壤,在新广从路与一环路十字交叉口东南侧,面积2.25平方公里,下辖6个生产社,本地常地人口2350人。营溪村地处道路枢纽位置,交通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商业市场密集,过半村民应聘务工,小部份村民自营经商及交通运输,属人多地小的半城镇农村。村、社集体靠出租厂房及土地为主要收入,经济基础较溥弱。现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探索拓展村、社集物业,集资开发市政设施,引资合作开发本……。 |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