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邱、刘二姓于此定居,设驿铺,因距县城十里,取名十里铺。 |
因位于邵店集北头,故取名集北。 |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王姓兄弟三人自汝南县三门口迁此,故名。 |
因辖区内卜姓最多,故名。 |
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王姓迁居于芦岗之西部,后成村,故名。 |
邵姓于此开设店铺,故名邵店,清康熙年间,为防匪患,高筑墙垣,称邵店寨,后寨废,复名邵店。 |
明洪武十年(1377),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龙王庙附近建村,故名。 |
因区域内高、李两姓人最多,故名。 |
明洪武六年(1373),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占土地500余亩,赋税直隶汝宁府,取名直隶,1959年村人以直隶称谓不雅,取籽粒满仓之意,故名。 |
明洪武十三年(1380),杨姓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前后两地建村,居南,故名。 |
明洪武十三年(1380),杨姓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别于前后两地建村,居后,取名后杨。 |
据明建文四年(1402),丁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建有楼房,故名。 |
传云,原名赵庄,村中建洛迦庵庙,改名为石佛。 |
明洪武六年(1373)郭姓兄弟三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为村名。 |
清乾隆六十年(1795),赵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建村,故名。1987年因重名,以油作坊多更名油坊赵。清乾隆六十年(1795),尹姓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居住,故名。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