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浙江省第三批未来乡村创建村[4]

浙江省第三批未来乡村创建村[4]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场景,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
  长岭村村北有条山岭叫长岭墩,村以长岭取名,以蒋姓为主占65%,其他姓以张、傅、杨、钱、汪、王、袁等组成。1955年由西圃、长岭等5个自然村组成1个村。1961年为长岭大队;1983年起改名为大桥镇长岭村;2001年6月为锦屏街道长岭村。长岭村……。
  缪姓元代定居于此而得名。1957年与许家村成立崎胜农业社,1961年成立缪家大队,1983年改为缪家行政村。2020年与冯家塘头合并建立新的缪家村。缪家村……。
  明清时,这里尚是一片荒涂,陆续有绍兴、上虞等地的百姓来此劳作定居,并在荒涂上踩出了一条能到海边捕鱼捉蟹的小路,故名小路下。1949年初为湖堤乡十、十二保,1950年为湖北乡一、四村,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5年建第五、六高级社,1956年改属光明乡,1961年改为湖北公社五、六大队,1966年五大队改名为湖北公社反修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县,1981年更名为湖北公社小路下、庙山路大队,198……。
  中村村位于余姚市鹿亭乡东南部,为宁波进入鹿亭乡的东大门,地处四明山山脉东麓,与鄞州区章水镇童皎村接壤,距余姚城区、宁波城区均约40公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村730户,总人口1965人,党员64人,村民代表35人,村干部6人,全村有耕地930亩,茶山145亩,毛竹山4460亩,薪炭林和用材林4168亩,到2008年底有水煮笋厂一家,个体茶厂3家,茶场2个,入股电站一座,我村以有香炭土、沙质土,适……。
  黄清堰村位于余姚市东北部,东接黄湖、西邻姆湖村、北与历山村接壤。 2001年4月由原黄清堰(为严子陵后裔聚居区)、平桥2个行政村撤并而成,村域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1亩。全村在册人口2601人,流动人口1621人。村党总支部下辖5个支部,共有党员118名。到2012年底,全村总产值达到62077万元,人均收入18000元,村级可支配收入300万元。全村目前有各类企业112家,其中5……。
  地处方桥西街,故名。1949年初为开元乡二、三保。1950年为方桥乡二、三、八村。1956年为方桥、红星高级社。1961年为西街、前孙、后孙、严巷、叶家大队。1981年前孙、后孙、严巷、叶家大队合并为彭城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方桥乡西街、彭城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7月为老方桥镇西街、彭城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西街、彭城两村合并为老方桥镇西街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5月为西北街道西街村村民委……。
  新东吴村简介  牟山镇新东吴村地处余姚西部,东、南与魏家村相邻,西与上虞接壤,连北与黄家埠镇,村域面积3.47平方公里,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交通便捷,杭甬高速公路牟山道口设在境内,61省道、五马公路穿越全村。全村户籍人口2506人,外来务工者800余人,9个村民小组。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有5个党员家庭教育活动点,2户远教中心户,104名党员。  近年来,我们村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五车堰村位于姚西北平原,329国道穿村而过,西与上虞市毗邻,是地区交界之处。全村区域面积为4.7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242户,常住人口3801人,耕地3099亩,设21个村民小组,57个村民代表。在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44人。近几年来,本村党总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紧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以经济发展、创建文明……。
  袁马村位于陆埠水库上游,山清水秀,原洪山乡政府所在地,由郑新、上方、杨家岭、沿山、陈巴、袁马六村撤并而成,有粮田650亩,山林面积16151亩,有四条溪流经过,饮用水库7个,有私人企业310余家,主要从事汽配行业,交通便捷,电力充足。路上线公路横穿我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袁马村在战争年代是红色堡垒村,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浙东区党委,三北司令部领导机关驻地,袁马人民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很大贡献。该……。
  因村东有外杜湖,村西有白洋湖而得名双湖村。民国36年(1947)至解放初属鸣鹤乡。1950年6月为鸣鹤镇英雄村、前进村和杜湖乡三村。1959年3月属鸣鹤管理区。1961年11月为鸣鹤公社翁家岙、五联、瓦窑头大队。1969年8月分别改名为鸣鹤公社八、九、十五大队。1981年7月八、十五大队分别复名为鸣鹤公社翁家岙、瓦窑头大队,九大队更名为鸣鹤公社前进大队。1983年9月为鸣鹤乡翁家岙、盐仓、瓦窑头村……。
  庙山位于慈溪市宗汉街道西南角,离市中心2公里,总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1224人,总户数320户。2005年庙山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24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072元,村固定资产及村级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74万元和962.11万元。  近年来,庙山村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深入开展新农村新家庭活动,绿化工程、夕阳工程、休闲工程等相继实施。到目前为止,全村人均绿地面积42平方米,绿化……。
  垫桥,低洼处所造之桥。明时姚北作为抗倭前沿地带,在垫桥路口、催陈路口、周家路江沿线设置炮台,抗击倭寇。清道光丁酉年间,地方仁人张仁一、孙九皋不七十寿宴,共同出资筑桥于垫桥路江,以方便百姓交往,一时声名大噪,百姓以“垫桥”冠地名而记之。在历史的长河中,垫桥区域几经沿革,公元2000年12月实施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潮南、塘湾、三塘、垫桥、大胜庵五村合并为一,以垫桥命名。现垫桥村有户数1025户,总人口3……。
  山下村位于慈溪市东部,南靠329国道,北傍伏龙山村.到2007年底,村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拥有户籍人口2147人,户数938户,党员74名,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面积1985亩,山林3024亩。2007年村社会总产值达社会总产值1.2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620元。  山下村是伏龙山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虞氏居民的所在地,拥有万头生猪养殖场、5000亩无公害绿色蔬……。
  辖下河、洪家塔、洪桥三个自然村,由所辖属的自然村村名中各取一字命名。2006年由下河、洪家塔、洪桥三个自然村合并,建立河洪行政村,属于梅林街道所辖。河洪村……。
  以外山头、麻车、两村合并而成,因两村居民多为林姓,遂命名为双林村。2006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外山头村与麻车村合并为双林村,驻地外山头。双林村……。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