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余庆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余庆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2015年7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159号批准从白泥镇析出设置子营街道。

明、清时期,属合江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1949年,属二区(龙溪区)。

1958年9月,成立红军公社。

1958年12月,湄、凤、余3县合设龙溪公社。

1961年,复置龙溪区。

1992年7月,撤区建龙溪镇。

明、清朝时期,构皮滩镇境域为太平堡,属黄平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划归余庆县。

1949年,属余庆三区(太平区)。

1958年12月,湄、凤、余3县合设太平公社。

1961年8月,复置太平区。

1992年7月,撤太平区太平镇,高坡、三星、齐坡、瓮脚乡建构皮滩镇。

明、清时期,属合江里。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凉风镇,属二区(龙溪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改为兴隆乡。

1958年,属龙溪公社。

1961年,属龙溪区。

1992年7月,撤龙溪区并凉风、新场、马龙、岩门、关塘乡建凉风镇。

1999年,撤凉风镇,并入敖溪镇银坝、箐口管理区合并建大乌江镇。

唐乾符三年(876年),设余庆校尉,辖乌江北岸。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余庆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余庆、白泥长官司合并置余庆县,余庆司地改名敖溪。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置建敖溪乡。

1950年1月,划归湄潭县,设为第十区。

1951年,划归余庆县,为第五区。

1958年12月,湄、凤、余3县合设敖溪公社。

1961年8月,复置敖溪区。

1992年7月,建敖溪镇。

明、清时期,属余庆里。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龙家镇,属三区(敖溪区)。

1949年11月,属四区。

1950年1月,属湄潭县十区。

1951年9月,划回余庆五区(敖溪区)。

1992年7月,撤区建龙家镇。

唐乾符三年(876年),松烟镇境域属余庆校尉辖地。

明、清朝时期,属余庆理。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松烟镇。

解放初期,松烟与敖溪合并为第四区。

1950年,划归湄潭县设为第十区。

1951年,划归余庆,为第六区。

1958年12月,湄、风、余3县合并为松烟公社。

1961年8月,复置松烟区。

1992年7月,撤区建镇。

明、清称官兴场,关兴镇境域属余庆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四区(敖溪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关兴乡,属四区(松烟区)。

1950年1月,划归湄潭十区。

1951年9月,划回余庆六区(松烟区)。

1958年,属松烟公社。

1961年8月,复属松烟区。

1992年7月,建镇。

2015年7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159号批准同意撤销小腮镇和白泥镇建制,设置新的白泥镇和子营街道。

明、清属黄平县五区太平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太平堡划归余庆县。

1949年11月,属三区(太平区)。

1958年12月,属太平公社。

1961年8月,复属太平区。

1992年7月,建民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