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根据《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在各地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推荐、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评审公示的基础上,经审查,我局评价认定了第二批3639个国家森林乡村,现予公布。 |
坐落在凤凰岭景区南线,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古迹众多。全村区域面积9506亩,户籍人口315人。这里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空气的纯度为市区的5倍,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市区的150倍,平均气温比市区低3到4度,三季有花、四季有果,享有“京都绿肺自然大空调”之称。这里还有着最大的石上塔金刚石塔、最古老的独体造像北魏石佛、关帝庙千余年的古松、享誉京城的贡品玉八达杏。2007年,村域总收入1175万元,人……。 |
因村中种植柳树多,后柳林和前柳林合并,故名。自1983年设立起,沿用至今。柳林村:位于柳林路北侧。……。 |
李家坟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制成村。村内有刘家坟、孙家坟、李家坟、白家坟四个小村落,先前均为附近村庄的庄头坟户,其中孙家坟、刘家坟属南玉河村,李家坟、白家坟属皂甲屯。1954年底,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村内四个小村落被整合为一个分社,后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又成为公社下的一个生产队,并加入西郊农场,为西郊农场二分场(上庄公社二大队)皂甲屯3队。1985年上级批复在原皂甲屯3队基础上成立李家坟村委会,……。 |
于1986年设立,沿用至今。村内有一座关帝庙,有一所振兴小学,村内有北京市西北环线通过。梅所屯村:位于东小营村东北2公里处。……。 |
于2001年成立,沿用至今。2010年村东北处建西闸采摘园,占地45亩。村内还建有303公交站。西闸村:位于后章村东北3公里处。……。 |
水峪嘴村位于妙峰山镇南部,东南距区政府驻地6.2公里,北距镇政府驻地陇驾庄村0.5公里,东距斜河涧村0.5公里,西南距王平镇桥耳涧村8公里。有村级公路与水担公路相连,另有一条向西的越岭公路可达王平镇桥耳涧村。村域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0亩,果林面积455亩,水域面积42亩,林地面积2727亩。村中人口317户558人,其中农户179户363人。水峪嘴村积极响应我区“生态涵养”的功能定位,……。 |
炭厂村位于妙峰山镇西北部,东南距区政府驻地15.2公里,北距大沟1公里,西南距林沟3公里,东南距上苇甸1.5公里。距109国道下苇甸路段6公里,有公路相连通。村域面积12.14平方公里,有耕地6113.8亩,林地440亩。现村中有207户392人,其中农户144户305人。近年来,炭厂村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主要产业定为林果业,建起了百亩苹果园,七十亩核桃园,八百亩食用杏仁基地,此外还种植……。 |
小龙门村位于109国道边上,总面积17.2平方公里,山场面积1.2万亩,现有村民135户,235人,其中农业户口94户,187人,非农业41户,48人,农村劳动力112人,全部就业。有管护员37人,水管员和保洁员3人,党员32人。村内大街绿化美化6000平方米。村民年人均收入6606元。交通:从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公交车可以直达小龙门村。主导产业:本村现有优质核桃300亩,杏120亩,村集体有旅……。 |
一、地理位置田寺村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109国道95.5公里处向西南6公里,海拔640米。村落地处低山谷地,呈矩形,坐北向南,依山傍水,群山环绕。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植被为荆棘灌丛。上村头有大头梁,大头梁上有柏树嘴。大头梁根有泉水宅,泉水宅看上去就像一个砚台和两只毛笔。村南是龙山横亘,这里有圣泉岩、文昌庙、万年冰和水库。村落总面积13303亩,土地确权确地的358亩,退耕还林242.8亩,山场面积……。 |
西达摩村的村域面积是10.95平方公里,全部是山地,海拔500米至650米,落差较大。全村人口125人,耕地260亩,退耕还林地104亩,荒坡地、旱地多。西达摩村最大的优势是:村内的河流常年不断流。地理位置:西达摩村地处北京西部深山区,坐落在京西旅游圣地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东北侧山脚下,距离镇政府5公里。南邻洪水峪村,西邻田寺村,东邻达摩庄村。交通:西达摩村距离109国道4公里,从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 |
下马岭村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村,村民以杜姓居多。村域面积10.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6.46亩。村中现有农户146户,共446人,其中居民40户。地理位置地处永定河畔,四面环山,109国道60公里处。主导产业下马岭村的村民主要以交通运输业和林果业为主。本地区还依靠着永定河的水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红富士苹果是本村的特色产品。交通状况在地铁苹果园站乘892路公交汽车在下……。 |
东马各庄村位于镇域东南部,西北距镇政府驻地2.6公里,东南距区政府驻地直线7.5公里,东径116°01′,北纬39°58′,海拔200米。乘929路公交车东石古岩站下车南行500米即到。现有人口94户,212人,全部为居民户口。村域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300亩。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植被以荆条、酸枣灌丛及蒿草为主,村周围及沟谷为人工栽植的杨、柳、核桃、柿子、梨、香椿等林木。村中有机井及山……。 |
爨(cuan)底下村位于京西山区深山峡谷中,更名川底下村。整个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北侧缓坡之上,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线条清晰,紫石和青石铺就的小径曲折迴绕,颇具江南风格,又有世外桃源之感。 山村的建筑分上下两层、高低错落的村落似古城堡,又似山城,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它既有北京城内四合院的风韵,又有山村小巷的风光。川底下村和附近的斋堂、马栏都是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时期,该村……。 |
马栏村位于109国道83公里处的南边,村域面积13.68平方公里。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村落面积19277.5亩,其中耕地面积652亩。主要产业:过去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煤炭业为主,现在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物产:玉米、谷子、杂粮、果树主要是核桃、山杏、梨等为主,这里不仅是一处古老的村落,也是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司令部所在地。这是封尘已久的抗战旧址,但是在马栏村村民的保护和爱护下,挺进军……。 |
明已成村,因村址山间台地上,日出时阳光直射台地,故曾名照台,后又因地势及姓氏演变为赵家台,1984年设立村委会,沿用至今。赵家台村位于潭柘寺镇中部,村域面积291.79公顷,全村现有210户387人。该村与108国道相接,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是市级民俗文化旅游接待村,村内环境整洁、生态宜居,现有市级民俗户57户,区级民俗户30户,可同时容纳300人住宿就餐。联系电话:赵家台村村委会60862881……。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