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青海省 > 海东市 > 化隆回族自治县 > 巴燕镇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

[移动版]
地名:巴燕镇隶属化隆回族自治县
区划代码:632127100代码前6位:632127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青
长途区号:0972 邮政编码:810000
辖区面积:约25.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万人
人口密度:78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38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城东社区~001镇中心区
因居委会辖区位于巴燕镇城区以东,故称城东社区居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城西社区~002镇中心区
因居委会辖区位于巴燕镇城区以西,故称城西社区居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城南社区~003镇中心区
因居委会辖区位于巴燕镇城区以南,故称城南社区居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下加合村~200镇乡结合区
加合原名叫“加合尔”。藏语对汉族称“加”;土著、吐谷浑人称“合尔”,总称“加合尔”。今演变为加合,冠以上、下以示区分。…[详细]
金家庄村~201村庄
清康熙年间,数户金姓和冶姓从民和米拉沟治家堡子迁居,金姓户数较多,故取名“金家庄”。…[详细]
什杰列村~202村庄
什杰列原是一片马莲滩。清末,从巴燕镇迁居数户回族,开荒造田,以农为主,故名。…[详细]
上卷村~203村庄
清朝时期,该地为哈洞等地的牧圈,因牧圈在哈洞的上面,人们就惯称为“上圈”。清末年间,从谢家滩乡牙合、三道沟、丁家湾村迁居,故名。…[详细]
尕西沟村~204镇中心区
清朝乾隆中期,应募农垦定居。尕西沟原称“曹家台”。后演变为今名。因村庄位于县城西面的冲沟边,故名尕西沟。…[详细]
西上村~205镇乡结合区
清朝末年,陕西回民起义抗清,随军流亡此地。光绪二十一年,因循化新旧教派纠纷,有韩姓几户迁居西上;后从民和迁来数户回族,聚居县城西门上方,故名西上。…[详细]
西下村~206镇乡结合区
清朝末年,陕西回民起义抗清,随军流亡此地。光绪二十一年,因循化新旧教派纠纷,有韩姓几户迁居西上;后从民和迁来数户回族,聚居县城西门上方,故名西上。…[详细]
南街村~207镇乡结合区
清康熙年间,从山西、陕西辗转到乐都、民和一带,后移居巴燕南街,故名。…[详细]
北街村~208镇乡结合区
清朝末年,从碾伯迁移来数户定居在县城街道的北面,从事农商,取名为北街。…[详细]
东上村~209镇乡结合区
清朝同治年间(约公元1862年),从陕西等地因抗清随军迁来定居,因居住在旧城东门,故取名东上。…[详细]
儒家沟村~210村庄
约在清末年间,从民和迁来数户姓刘的农民定居,因刘家不断出现一些高文化的知识分子,至民国年间如刘定帮一家大专毕业五人,长子刘华高考,全国第一,儒指一种学…[详细]
东下村~211镇乡结合区
清乾隆四年(约公元1740年),从西宁朝阳堡、民和迁居,因村庄座落在县城东部,且位于东上村下面,故名。…[详细]
上加合村~212镇乡结合区
化隆县巴燕镇上加合村临近县城,是一个纯回族村,全村共有农户435户,1660人,耕地面积2127.3亩,辖4个生产合作社。上雍洗濉傲轿嘧印苯∪灿…[详细]
下地滩村~213村庄
光绪年间从今民和县(原甘肃碾伯)迁来数户褚家人居住,地滩祁姓原属祁家川土司后裔,后因家族内讧流亡化隆,故名。…[详细]
上地滩村~214村庄
光绪年间从今民和县(原甘肃碾伯)迁来数户褚家人居住,该地原是一片草滩,故命名地滩。后冠以上、下以示区分。…[详细]
下卧力尕村~215村庄
为藏语,意为藏化土族。冠以上、下以示区分,故名。…[详细]
上卧力尕村~216村庄
卧力尕系藏语译音:意为藏化土族。冠以上、下以示区分,故名。…[详细]
哈洞村~217村庄
约在清朝时是藏放牧民居住的地方,当时就叫“沙洞”藏语意为土坑之意,约在清末年间,从民和迁移数户汉族定居,后把“沙洞”演变为“哈洞”,故名。…[详细]
缠么村~218村庄
绽麻原为藏族牧民草山。在明洪武二年(约公元1370)莫姓数户从南京迁到西宁,清乾隆年间由西宁迁到此地,后又从湟中等地陆续迁来数户。“绽麻”原叫“堂麻尔…[详细]
中拉干村~219村庄
原为藏族阿加部落的牧圈,约在1836年从民和县迁居。后冠以上、中以示区分,故名。…[详细]
上拉干村~220村庄
原为藏族阿加部落的牧圈,约在1836年从民和县迁居。后冠以上、中以示区分,故名。…[详细]
下胡拉村~221村庄
清朝前有吐谷浑人的一处牧圈,藏语称为“浩拉”。清末年间,从甘肃河州等地迁来数户回族定居,后将“浩拉”演变为胡拉,故名。…[详细]
下山根村~222村庄
民国年间从民和县迁来几户姓韩在此开荒种田,建立村落,因该处地处鲁曼山山根,周围村民称之为下山根,故名。…[详细]
下沟村~223村庄
清朝末期以西宁朝阳堡子迁来姓魏的弟兄三人,开荒造田,建立村落,因本村建在山脚下的一条沟内,故得名下沟。…[详细]
布隆村~224村庄
原是藏族百长角巴管辖,曾因民族之间不和,有人算命后挖出一条毒蛇,铲断两截,从此和睦相处,由此命名为卜隆,1930年从李家庄迁来数户汉族定居。…[详细]
上吾具村~225村庄
原称能麻吾具,巴燕藏族氏族部落之一。清朝末期,从甘肃一带(今民和县)迁居,简称吾具,后冠以上、下以示区分,故名。…[详细]
下吾具村~226村庄
原称能麻吾具,巴燕藏族氏族部落之一。清朝末期,从甘肃一带(今民和县)迁居,简称吾具,后冠以上、下以示区分,故名。…[详细]
克么村~227村庄
意为红土垭豁,故名。解放前称克麻村,解放初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体改时改称为克麻村民委员会。…[详细]
后沟村~228村庄
1859年,从民和县迁居,因村庄座落于克麻村后面的沟里,故名。…[详细]
藏滩村~229村庄
明洪武年间,徙居乐都。后又迁徙至此地。原有藏族寺院遗址(百长角巴管辖),故名。…[详细]
辛家窑村~230村庄
辛家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瑶湾村~231村庄
嘉庆年间(1820年),从民和县米拉沟逃荒至此,在一山湾挖窑洞居住,故取名窑湾。…[详细]
李家庄村~232村庄
据史书家谱记载,李家庄于乾隆年间,从西宁朝阳堡李姓迁居,故得名李家庄。…[详细]
阿扎卜扎村~233村庄
阿扎卜扎原名叫“阿加吾扎“系藏语,意为父亲的儿子(氏族部落),约在1816年阿加的儿子在此坐圈放牧,故取名阿加吾扎,后演变为阿扎卜扎,此地汉族是约在1…[详细]
水乃海村~234村庄
据《化隆藏族简志》记载:明朝时称“石乃亥”,哇燕拉干氏族部落。今演变为水乃海,故名。…[详细]
马场村~235村庄
清朝政府曾在此设苑马,民国时期为马步芳军马放牧地,故名。…[详细]
庙尔沟村~236村庄
约在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从拉干村一带迁居,因沟口有一庙(地滩庙),村民居住在沟的两旁,故取名庙尔沟。…[详细]
寺尔沟村~237村庄
约在民国21年(公元1932)从今民和米拉沟迁居,因沟内有一佛教寺院(麻达寺)。本地方言称之为寺儿沟,后演变为寺尔沟,故名。…[详细]

地名由来:

“巴燕”,即“拔延”之变音,因境内有“拔延山”(即今马阴山)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巴燕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巴燕镇又称巴燕戎,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人口2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4%。面积25.4平方千米。辖金家庄、什吉列、上圈、绽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沟、儒家沟、西上、西下、南街、北街、东上、东下14个村委会和巴燕居委会。民国时设巴燕镇,1949年设巴燕市,1952年设巴燕乡,1966年改设巴燕镇,1958年与阿什奴乡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84年改为巴燕1个镇。

历史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第一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立巴燕镇。

1950年1月1日,改巴燕镇为巴燕市。

1952年,巴燕市改为巴燕乡。

1956年,巴燕乡改为巴燕镇。

1958年,巴燕镇改为巴燕公社。

1984年,巴燕公社改为巴燕镇。


以下地名与巴燕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