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塔加藏族乡 | 隶属:化隆回族自治县 |
区划代码:632127203 | 代码前6位:632127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青 |
长途区号:0972 | 邮政编码:810000 |
辖区面积:约19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000人 |
人口密度: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白家吉村 | ~200 | 乡中心区 | 白家集系藏语译音:原音“维加”,百头牛犊之意。后演变为白家集,“集”系汉语,民国时期在此设立集市,故名。…[详细] |
塔二村 | ~201 | 村庄 | 从西藏后藏“尕尔木欧”地方迁徙一位部落酋长,称“阿乃仁青家”,定居于今塔加。另有解释:是吐蕃军后裔,吐蕃兵撤离时,奉藏王之命留居守护吐蕃边境,故名。…[详细] |
塔一村 | ~202 | 村庄 | 从西藏后藏“尕尔木欧”地方迁徙一位部落酋长,称“阿乃仁青家”,定居于今塔加。另有解释:是吐蕃军后裔,吐蕃兵撤离时,奉藏王之命留居守护吐蕃边境,故名。…[详细] |
尕洞村 | ~203 | 村庄 | 元朝时期,邻国国王格萨尔东征路过该地,将战马拴在一座石崖上,此崖形状像一根柱子。尕洞系藏语译音:意为短柱,故名。…[详细] |
德扎村 | ~204 | 村庄 | 该地原属白加集村的草山,后部分牧民长居此地,后附近牧民称之为德扎。系藏语译音:意为平坦之地。又名工扎,意为冬天放牧处。…[详细] |
拉卡村 | ~205 | 村庄 | 元朝初期,从白加集村迁居部分牧民到此放牧,因居住在白加集上方,故名白家拉卡。系藏语译音:意为百头牛犊上庄。…[详细] |
牙什扎村 | ~206 | 村庄 | 牙什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贡什加村 | ~207 | 村庄 | 三百多年前,一牧民游牧到此居住,后弃牧转农,因村庄位置位于旦麻曹家村上面。贡什加系藏语译音:意为上庄,故名。…[详细] |
曹旦麻村 | ~208 | 村庄 | 本村委会辖两个自然村,即曹家、旦麻两村。曹系汉语,旦麻系藏语译音:原金源乡旦麻村同义,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塔加在藏语解释为“一百匹白马”,由于塔加乡夏秋两季云雾较多,也称之为“白云飘起的地方”。
基本介绍:
塔加乡位于化隆县最东端,距离县城84公里,西靠金源藏族乡,东与民和县杏儿乡接壤,南与循化县隔河为邻,总面积193.89平方公里,海拔2600米,9个行政村4268人,其中藏族占95%、土族占5%。
百年藏庄塔加村是我县东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整个村庄依山而建,呈梯状递升,民居错落有致,选址讲究,当地人称之为“布达拉式”的建筑风格。村庄内巷道多以石板、石子铺就,到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民居有近20座,有的已经过了数百年,外院墙为砌石墙,底部约宽1.5米至2米,宽底窄顶,高一般为4米至5米。当地人称这种砌石墙为“干木奏”是塔加村人引以为豪的一项石砌技艺,意为不用泥或者沙,直接干砌房屋外墙
历史沿革:
1950年,沿旧制设塔白加乡。
1956年,改为塔加藏族乡。
1958年,塔加藏族乡并入金源公社。
1963年,金源公社分设塔加公社。
1984年,塔加公社复设塔加藏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