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谢家滩乡 | 隶属:化隆回族自治县 |
区划代码:632127206 | 代码前6位:632127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青 |
长途区号:0972 | 邮政编码:810000 |
辖区面积:约5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000人 |
人口密度:1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谢家滩村 | ~200 | 乡中心区 | 明朝末年,从乐都县碾伯迁来姓谢的数户人定居。以姓氏得名。…[详细] |
工扎村 | ~201 | 村庄 | 汉朝时期是尕加部落冬天放牧的草山,后发生地震后弃牧转农。工扎系藏语译音:冬天放牧的草山,故名。…[详细] |
拉扎村 | ~202 | 村庄 | 汉朝时期,拉扎、工扎是尕加部落的牧业点,元朝中期,曾发生地震,人畜伤亡惨重,开始以牧转农,围庄建房,开荒种地。拉扎意为夏天放牧的草山,故名。…[详细] |
要隆村 | ~203 | 村庄 | 民国初,从循化地区迁居。窑隆系藏语译音:左沟之意,故名。…[详细] |
卡昂村 | ~204 | 村庄 | 金朝末期有一户牧民,从工扎迁来放牧。到元朝中期随着牲畜逐年增加,草山退化,牧民弃牧转农。牲畜圈之意,故名。…[详细] |
朱家湾村 | ~205 | 村庄 | 乾隆三十六年(1764年),两户朱姓从外地徙居,因村庄位于山湾,故名朱家湾。以姓氏和地形得名。…[详细] |
九道湾村 | ~206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是一片草山,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从甘肃省临夏地区,汉族李文锦一家逃荒到此地落户,又从丁家湾分迁部分形成村落。村东面有大小不等的九个山梁…[详细] |
吊沟村 | ~207 | 村庄 | 乾隆年间,从民和县冶家堡子迁来11户移民。因村前有一条长沟,南北走向,地形缓缓而下,仿佛一条悬挂的长带,故起名“吊沟”。以地形而得名。…[详细] |
丁家湾村 | ~208 | 村庄 | 乾隆四年,从民和峡门地区移民丁姓、赵姓、范姓先后迁来落户,因丁姓家最为早,村庄恰好处于山湾,由此起名为丁家湾。…[详细] |
尔多其那村 | ~209 | 村庄 | 明朝年代是藏族放牧的草山,后以牧转农,开垦时挖掘一块石头,形状像一只狗卧在地上。故取名尔多其那。后来藏族牧民陆续迁出,从西宁北川一马姓就此定居。一块石…[详细] |
韩家窑村 | ~210 | 村庄 | 乾隆年间,从陕西某地迁来韩姓,起初挖窑洞居住。韩家人居住的窑洞,故名。…[详细] |
牙合村 | ~211 | 村庄 | 牙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马塘村 | ~212 | 村庄 | 清朝末期,马塘属藏族牧民的草山。民国初从民和地区迁来数户汉族从事农业生产。而藏族牧民先后离去。系藏语译音:意为下山根。另一说法属汉语:意为马店,故名。…[详细] |
合群村 | ~213 | 村庄 | 民国十一年,系尕加九庄的牲畜圈,清朝末年从民和地区、峡门杨家庄迁来汉族数户。后因汉藏合居得名。合群:汉藏合居,得名。…[详细] |
下河滩村 | ~214 | 村庄 | 清朝末期,从甘肃省临夏、青海省民和县米拉沟迁居,因此地位于巴燕河下游。巴燕河下游的村庄,故名。…[详细] |
阴坡村 | ~215 | 村庄 | 阴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门泉村 | ~216 | 村庄 | 民国初,有姓袁、马、卡三户开荒落户。因村庄位于化隆县城墙西门口,且此处有一泉眼,故名西门泉。县城西门的泉水。…[详细] |
卷坑村 | ~217 | 村庄 | 清代末,系合群村牲畜圈,故惯称“圈坑”。“圈”藏族人现今合群的称呼。“坑”一般对房屋的通称,这里指牲畜圈。总意为合群的牲畜圈。合群的牧圈,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以姓氏而命名,即谢家人居住的滩地。
基本介绍:
谢家滩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3千米。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34%。面积55.8平方千米。辖工扎、拉扎、窑隆、卡昂、吊沟、丁家湾、九道湾、朱家湾、韩家瑶、尔多其那、卷抗、西门泉、阴坡、下河淮、谢家滩、合群、马塘、牙合18个行政村。民国时设拉扎乡,1950年设谢家滩乡,1956年并入巴燕镇,1958年与阿什奴乡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63年分设谢家滩公社,1984年复设谢家滩乡。
历史沿革:
民国时设拉扎乡,1958年与阿什奴乡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63年分设谢家滩公社。
1984年复设谢家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