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青海省 > 黄南州 > 尖扎县 > 康杨镇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康杨镇

[移动版]
地名:康杨镇隶属尖扎县
区划代码:632322101代码前6位:632322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青
长途区号:0973 邮政编码:811000
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7000人
人口密度:20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桥头社区~001镇中心区
因地处康扬镇桥头,故名。桥头指黄河大桥头,在整个康扬镇13个行政村中,社区位于桥头集镇中,故名。…[详细]
益民社区~002镇中心区
“益民”意为利于人民,主管康杨镇人民政府驻地附近的居民而命名。…[详细]
城上村~200村庄
唐光宅年间(684年),由几十家农户在此地开荒种地,发展商业和林、牧业。有几家店铺,排立在小道两岸,地势较高,故名。“城上”意为地势较高处。…[详细]
崖湾村~201村庄
据说清朝末期建村,因村地处黄河沿岸,较为危险,故名。…[详细]
巷道村~202村庄
因村内有很多小巷子,故名。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巷道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巷道农业生产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称巷道村村民委员…[详细]
宗子拉村~203村庄
“宗子拉”系藏语译音,原此地居住的是藏民,元朝末期蒙古族王爷来此居住,带领他们开创家园,发展农牧业生产,走上幸福之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勤劳、勇敢的蒙古…[详细]
沙力木村~204镇乡结合区
据说,明朝末建村,因村境内有一条沙石较多的流水沟,故名。“沙力木”沙石较多的流水沟。…[详细]
尕麻唐村~205村庄
“尕么堂村”系藏语译音,元朝时蒙古大军南征北战来此驻扎兵营,从远处望去那蒙古包好比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故名。“尕么堂”意为星星滩。…[详细]
上庄村~206村庄
此地最先落户者姓杨,后明朝末期分两村,此村从杨家分出,居于杨家之上,故名。“上庄村”意为此村居于杨家之上。…[详细]
西麻拉村~207村庄
西麻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东门村~208村庄
据说,明朝末期,由王、杨两姓等几户人家从甘肃河州等地,迁居此地,因他们家门都朝东,故名。“东门”意为家门朝东。…[详细]
寺门村~209村庄
明末清初,村民来自化隆、循化等地,因村坐落在清真寺周围,故名。“寺门”意为坐落在清真寺周围的村子。…[详细]
河滩村~210村庄
因村靠近黄河,故名。“河滩”指黄河岸边的滩。…[详细]
格曲村~211村庄
“格曲”系藏语译音,很早以前有个藏族部落在山岩间打洞居家,后来受到其他民族和部落的影响,他们也纷纷下山居住,逐渐成村,被人们称为“格曲”。“格曲”为部…[详细]
夏藏滩六村~212村庄
夏藏滩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康扬镇因元末明初康、杨二姓家族从甘肃河州迁入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09年1月,康杨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5年10月,康杨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康扬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23千米。人口0.7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9%,还有藏、汉族。总面积35平方千米。辖巷道、上庄、寺门、东门、城上、崖湾、格曲、河滩、沙力木、宗子拉、尕马塘、西淋、烂泥滩13个村委会。1953年设康扬家回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康扬回族乡,1958年改设康加公社,1961年改为康扬公社,1984年改设康扬回族乡,1988年设康扬镇。

历史沿革:

康扬镇有4500多年牧畜农耕的开发历史;历史上曾长期属贵(归)德县(厅、所、州)辖区。

1952年4月21日,归尖扎工委管辖。

1953年6月,为尖扎县三区。

1989年9月20日,成立康杨镇。


以下地名与康杨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