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仙米乡 | 隶属:门源县 |
区划代码:632221204 | 代码前6位:632221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青 |
长途区号:0978 | 邮政编码:810200 |
辖区面积:约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000人 |
人口密度:250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庄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农牧结合、以农为主,林木覆盖率64%。住有汉、藏、蒙、土4个民族,主要种植青稞、油菜、青饲草、马铃薯等作物;坐落有百年古刹,也有新建成的小集镇,属于全…[详细] |
达隆村 | ~201 | 村庄 | 达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德欠村 | ~202 | 村庄 | “德欠”系藏语音译,意为幸福的沟,故名。…[详细] |
龙浪村 | ~203 | 村庄 | “龙浪”系藏语音译,意为深长的沟,故名。…[详细] |
梅花村 | ~204 | 村庄 | 因梅花沟而得名。1958年称梅花生产大队,1984年改今名,沿用至今。…[详细] |
桥滩村 | ~205 | 村庄 | 因曾在桥滩三队处跨浩门河的大木桥而得名。…[详细] |
塔里华村 | ~206 | 村庄 | “塔里华”系蒙古语,意为旱獭。因居地沟多旱獭而得名。…[详细] |
讨拉村 | ~207 | 村庄 | 因居地多野兔而得名。“讨拉”蒙语意为野兔对。…[详细] |
地名由来:
“仙米”系藏族部落名。因境内仙米寺得名。
基本介绍:
仙米乡位于县境南部,北与甘肃省接攘。距县府驻地39千米。人口0.5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土、蒙古、回等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38%。面积0.2平方千米。辖仙米大庄、讨拉、德欠、龙浪、桥滩、达龙、梅花、塔里华8个村委会。1943年为第三区辖乡,1952年改设仙来藏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上游公社,后改称仙米公社,1961年设仙米乡(曾更名永红乡),1981年改为仙米公社,1984年改为仙米乡。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八年(1929年)前,属西宁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划归门源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一区仙米乡。
1949年,隶属第三区为仙米乡。
1952年,改设仙米藏族自治区(区级)。
1953年,为六区龙浪、德欠2乡。
1956年,改为仙米区龙浪乡。
1958年,改称长风公社。
1966年,改为仙米公社。
1968年,更名为永红乡。
1969年,恢复为仙米公社。
1984年,改为仙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