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以前成村,原名挟河村,因河得名,后以姓更名白庄。位于琉璃河镇西南,107国道西侧,距镇政府2公里。南与河北省涿州市接壤,西北1.5公里是杨户屯村,北1.8公里为李庄村,西、南、东三面均近北京市界。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村民均为汉族,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村处平原,挟括河流经村北。村址海拔33米。现有356户,人口884人。村落呈块状集合型。土壤以潮土为主。全村耕地1400亩。主产玉米、小麦……。 |
白庄村:位于丁庄村东北侧。……。 |
因此地有一个以白姓为主的自然村,故名白庄。早年名为白家庄。1981年成立白庄大队,白庄大队隶属美萃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美萃乡。2001年撤乡建镇,美萃乡划入龙池镇,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胡坪村和新荣村并入白庄村,白庄村隶属龙池镇。该名沿用至今。白庄村……。 |
清朝初期,因此地广种白杨树,而得地名白杨树,清朝末期更名为白庄村。1983年设白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白庄村……。 |
白庄村全村220户,570人。粮食种植面积78公顷,年产粮食315吨;油料种植面积2公顷,年产油料3吨;蔬菜种植面积5公顷,年产蔬菜180吨;果园种植面积53公顷,年产干鲜果品1076吨。年末猪存栏252头,出栏376头;羊存栏139只,出栏92只;鸡存栏1652只。年内,全村经济总收入8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70元。……。 |
相传,明代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从南京沿路杀往京城,每到村庄挨门挨户搜查,全村人被杀,仅留下窦姓一户人家。后又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白、武、申三姓,而白姓最多,故取名白家庄。清康熙《磁州志》记载曾名“申陈白家庄”,又名“白家屯”。1966年改名为永红庄,1982年复为白家庄。白庄村位于美丽的磁县铁西滏阳河畔,磁峰路恒泰集团路北,离磁县县城1公里,交通方便,有4个村民小组,全村有415户,总人口2160人……。 |
白庄村位于时村营乡西北部,地处卵石丘陵区,全村134户,635人。一个党小组,党员15名,两委班子5人。土地1265亩,以种植和务工收入为主,全村有规模性养殖厂两家。村情稳定,民风纯朴。曾连续多年被县评为“星级和谐文明村”。相传,明洪武四年,山西洪洞县白姓迁民到此定居,得名白家庄,后改称白庄。 ……。 |
白庄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槐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435106226。 |
白庄村位于南沿村镇东部,现有178户,712口人,耕地730亩,村民以大蒜、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人均收入9726元。该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4人,“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其中交叉任职一人。 ……。 |
白庄村全村共192户,人口996人,全村耕地面积1034亩。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主要有土地流转服务管理费和光伏收益组成。……。 |
白庄村位于老官寨镇政府南方向,与仁庄村、曲庄村、 村、 村相邻,总人口1568人,耕地面积2150亩,全村共有党员44名,其中:男党员42名,女党员2名。我村主要经济作物:小麦、玉米。 ……。 |
沙河市册井乡白庄村位于沙河市册井乡西部太行山下,全村共有123户,422人,耕地面积250亩。现在封峦寺已是全国宗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大安山红叶林也逐渐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休闲旅游胜地,在观赏旺季每天可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白庄村于2018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西近著名的封峦寺遗址及范子侠将军墓地。每年六月初一有庙会。现有村民102户,370人,以白姓为主,还有刘、陈、……。 |
明初有白姓从山西迁于此地定居,后渐成村故名白庄。白庄村……。 |
白庄村是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30925100248。 |
白庄村是一个880人的村,实际占地面积大约58万平方米,机耕地面积大约3400亩,建设用地面积大约700亩左右,以玉米小麦种植为重点,1989年自来水改造,24小时供水,彻底解决老百姓吃水困难问题,机井2眼,可以灌溉农田500-1000亩,路灯大约45个,使老百姓夜间出行方便。年路砖道4771平方米,2009年修连村路平方米,硬化街道4800平方米,2013年硬化街道6250平方米。……。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