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堡村隶属于延庆县大榆树镇,位于县城东南5.9公里、镇驻地南0.8公里处。东偏北距北红门0.9公里,南距小张家口3公里,西南距大泥河2公里。全村现有村民125户、325人,其中满族6人,其余为汉族。村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聚落呈长方形,面积约6.7万平方米。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88.5万元,人均劳动所得8833.3元。一、自然环境村址位于冲积平原上,海拔531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壤……。 |
在此地大多数村民都姓刘,故名。该地所属西寨镇管辖。1958年属刘家堡大队,1983年改设村委会并由西寨镇命名并报县政府审批得名。刘家堡村……。 |
刘家堡村位于乡政府驻地5千米处,距市中心18千米,村庄成团块状分布,占地154.03亩,有125户,331人,村内平房149栋。(2019)。……。 |
刘家堡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4.9千米处,村庄呈团块状分布,占地197.62亩,有149户、552人,全村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貂狐养殖为主。……。 |
刘家堡村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左卫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728101205。 |
刘家堡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岔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0381102213。 |
刘家堡村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50525100220。 |
刘家堡村 村名由来相传明朝中期,刘启从四川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刘家庄,后村庄有一竹堡,又改名叫刘家堡。政区人口距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116户,403人,耕地880亩。经济状况以农业为主,2005年经济总收入 503万元,人均纯收入5283元。社会事业村中有卫生室、幼儿园各一处,固定电话91部,有线电视用户60户,村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分别为30% 95% 。2005年村民喝上净化……。 |
1958年得名,隶属于集贤管理区,1962年成立集贤公社刘家堡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刘家堡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集贤乡,1997年3月撤乡设镇,隶属于集贤镇。刘家堡村……。 |
1958年5月,设立刘家堡生产大队。1984年7月,孝义实行乡镇村制,撤销刘家堡生产大队,设立刘家堡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刘家堡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刘家堡村……。 |
刘家堡村位于僧楼镇的南边,现有人口1800余人 ,六个居民小组,党员39人,共有土地1950亩(其中可用耕地1520亩,林地350亩,企业占地60亩)。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工、种植和养殖收入,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20元。务工形式主要有在周边企业上班、跑运输和外出打工等;本村常年在企业务工的100余人,大车司机有25人,年人均收入3—4万元。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还有部分种植豆类、花生……。 |
据志书记载: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在后晋任太原节度使、北平(太原)留守,北平王时曾在此筑堡屯兵。到明代中后期,刘知远筑堡屯兵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村,约在明嘉靖年间始称刘家堡村。太原王氏后裔王伯聚元末明初从河西蚕石村迁居汾东柳林,即是现在的刘家堡村。村委会驻刘家堡而得名刘家堡村民委员会。民国元年(1912年)属太原县东南区,七年(1918年)属太原县三区为支村,二十七年(1938年)属清太徐抗日民主……。 |
一.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 刘家堡村隶属祁县西六支乡,村庄总面积1617亩,建筑面积183亩.北与塔寺村接壤,南与西六支村相连,西与高村相靠,东与马家堡村相邻,交通比较便利。108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二.自然资源利用与评价 刘家堡村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充分,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9.9℃,年平均日照时数26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41.8毫米,无霜期172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