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古时此处有一沟,马姓在沟东建有寺庙,取沟名为马寺沟,后在沟附近起集,名马集,因以名村。1961年8月成立马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马集乡,属倪邱区。1992年撤区并乡,马集乡与港集乡合并设马集乡。2014年12月撤乡设马集镇。马集乡位于太和县中部,辖31个村委会人口3.945万人,耕地面积4.9万亩。东临茨河,105国道贯穿中部。工业以人发、马尾加工为支柱,农业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
地处蒙城县西部,涡阳、蒙城、利辛三县交界处,居全国养牛金三角中心位置。北靠307省道,南临蒙太路,西连徐阜线和大京九,交通十分便利。马集镇是在今年4月全县区位调整后乡镇之中,由原马集、田桥两镇合并成立的,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177个自然庄、324个村民组、14853户、64869人,镇域面积101平方公里。 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新的镇党委、政府成立后,把改变全镇落后的交通状况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
自然环境:马集镇位于临夏县县境西南,大夏河北岸。总土地面积5.05万亩,耕地面积1.32万亩。平均海拔2587米。年平均气温气5.7℃,全年无8霜期148天,年平均降雨量710毫米。 行政区划:辖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167户,乡镇总人口15945人,乡镇从业人员8095人。 六通情况:9个村全部通电、通公路、通邮、通电话,4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9所,在校……。 |
淮滨县辖镇。1951年置区,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距县府18公里。面积68.4平方公里,人口2.9万。信(阳)阜(阳)公路穿境。辖马集、龙泉、项园、李围孜、刘大园、鲁围孜、陈庄、徐楼、帅庄、郭集、洛庄、彭庄、赵庄、闻庄、方园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运输、粮油加工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猪、鱼、鸭。.……。 |
马集镇地处美丽的扬州古城西郊, 南临宁通高速,旁依仪化公司,泗大线纵贯南北,宁启铁路横穿东西。总面积为 113.5 平方公里,辖 15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总人口 4.8 万人。现有工业企业 139 个。连续多年获仪征市“文明乡镇”称号。 马集原名马贾洼。抗日战争期间,马集南边十二里岔(岔镇),北边的谢集都设有日伪据点。农民、商贩不敢到敌占区做交易,便将集镇移到这里来。另外,因这里地处龙……。 |
马集镇,隶属南京市六合区。地处六合区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素有南京北大门之称。现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4.4万。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六合县城20公里,南京市区60公里,是苏皖交界重镇。穿镇而过的宁连(南京到连云港)、宁淮(南京到淮阴)公路有立交与镇区相连,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沪宁铁路尧化门编组站、京浦铁路浦口站、新生圩国际港口等都近在咫……。 |
定陶县辖乡。1958年8月成立卫星公社,后改为马集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鱼河北岸,定陶新河南岸。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2.3万。定(陶)马(集)、定(陶)张(湾)公路分别穿过乡的中部和北部。辖马集、马街、张圈、李园、解庄、马庄、王庄、朱楼、刘庄寨、曹庄、西刘楼、四合、任庄、丁楼、邵楼、许庄、织纱刘、谷胡同、大刘楼、李庄、费庄、林洼、段刘庄、袁堂、梁堂、李刘楼、于庄27个村委会。农……。 |
全乡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2006年底总人口2.8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0人,小城镇人口5907人。 经济概况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6:55:30;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0万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亿元,贷款余额2.5亿元。农业2006年……。 |
马集镇位于嘉祥县城东南6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辖37个行政村,人口3.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9120元,是著名的“石雕艺术之乡”,建设嘉祥高新区马集工业园1处和嘉祥县石雕文化产业园1处。交通便利,机场专用线贯穿南北,洙水河航道贯穿全境,嘉祥南外环、嘉山绿道、疏港路等路网纵横交错,交通非常便利。经济蓬勃发展,2013年1-4月份全镇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29万元。马集工业园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