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该寨居民最先为苗族,其住房均用茅草盖成,因此得名茅草寨。民国时期贵筑县红边里第七区茅草堡;1958年成立洛湾人民公社置云锦大队;1963年从云锦生产大队分名叫茅草生产大队(含高穴片区)1982年将高穴分出;1983年属东风乡,更名茅草村村民委员会;1989年撤乡建镇后,属东风镇,其名沿用至今。茅草村……。 |
--人口总数:1100人农业人口:1000人非农业人口:100人--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3.0亩--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汉发展口号:--所辖村:电山,坳口,烂田,上茅,下茅,百芨坡,上寨,芭芒坪生产总值:330.0万元--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名特产品:太子参,魔芋,核桃,茶叶办公所在地:拗口……。 |
茅草村位于磊花公里1.5公里处,距离花溪村民生产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村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玉米,辣椒是主要经济作物。我村境内自然环境优美、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长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现该村村内道路的全面规划建设已完成,村内路成网、户户相通,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是假期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人口总数:1029人 农业人口:989人非农业人口:40人--行政区面积:3.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5.……。 |
茅草村地处犁倭乡西北南,与平坝县齐伯乡相邻,全村面积纵横1千多米,分布着汉族、穿青族,村辖9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1628人,常住人口1217人,有小学一所,村委办公室内设多个服务项目。2010年新农保被评为先进村。 --人口总数:1628人 农业人口:1624人非农业人口:4人--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6.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穿青族发展口号:--所辖村:龙家院组、林木山……。 |
茅草村距江龙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与西秀区岩腊乡和镇宁县革利乡接壤,全村总面积5.9301 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同季、适宜多种林木生长,特别是适合茶叶生长,自然环境适于多种畜禽繁衍。全村共有五个村民组五个自然寨分别是茅草、小高寨、小岩腊、庆林、格钵,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2%、全村共277户,人口总数1238人,劳动力554人,劳动力转移人数208人,占总人口数的16.8……。 |
据查,宋朝前为茅草,扁计告傲克哨竹林寨等五个自然村寨,到宋朝五个自然村寨聚为茅草,故而得名。解放初属猴场区泉初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望谟县猴场人民公社茅坪管理区茅草大队,1963年属猴场区茅坪公社茅草大队,1965年紫云县划归安顺专区,1966年根据国务院(65)国议字33号文件,建立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紫云县行政区划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其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猴场区茅坪……。 |
茅草村位于官寨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与黔西县隔河相望,辖5个村民组,379户,1168人,少数民族(苗族)占总人口的34%。耕地面积705亩,属国家二类扶贫开发重点村。--人口总数:1168人农业人口:1164人非农业人口:4人--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5.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发展口号:生态--所辖村:坝子,偏坡,瓦房,新房,岩头生产总值:23.0万元……。 |
全村全是汉江冲积平原,多茅草,故名茅草。据明朝嘉靖年间汉江两岸闹瘟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朝廷便从江西赶村,何、李、杨、刘等姓,便落户于此,后形成村落。明清时期,属宜城县;民国初年至民国26年(1937),属宜城县城厢区襄城联保处茅草乡;1942-1948年,属自忠县楚城乡茅草保;1949年1月解放,属宜城县雷孔区茅草乡;1956年2月合作化,属宜城县四(郑集)区;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 |
茅草村位于新庙镇北部,现有11个村民小组、11个党小组,1029户、3427人,其中党员137名。全村版图面积2.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亩。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茅草村西与鄂黄长江大桥引桥相接,北邻黄金水道的长江,是以五丈港大码头、武钢鄂州球团厂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鄂州城东港口经济区的主要承载地。鄂黄(石)二级公路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怡亭大道从五丈港码头向南-塘古镇直达九……。 |
茅草村是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城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3402001999。 |
因该地以前遍地都是茅草,很多村寨盖房子时都来这里割茅草得名。1964年建制乡;1982年从劈石分来成立茅草寨村公所;于1985年改称茅草寨乡(小乡);1988年改称茅草行政村;2000年10月村改委称茅草寨村民委员会;2009年因地质灾害,搬迁到达嘎塘。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茅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