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村
梅林村位于宁国市梅林镇中部,距市区12公里,东津河、S104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便利、资源条件丰富。全村共计人口997户、3520口人,总面积29 .6平方公里,13个自然村、29个村民组,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素质较高、观念较新、群众生活较宽裕。 梅林村先后荣获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宁国市“五个好”党总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宁国市“文明单位”、宣城市“文明……。 |
新潭镇梅林村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区的西北郊7公里处,省道103线横贯东西穿境而过,南接横江,北邻黄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村辖梅林、东湖、茶馆三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现有350户、1300余人,党员56人。现有耕地600余亩,山场263亩。村90%以上人口达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超过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近年来,在新潭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
因以前境内有一片梅子树林,故名。1958年,为梅林大队,属江镇人民公社委员会;1984年,为梅林村村民委员会,属江镇乡人民政府;1992年,属江镇镇人民政府,地名沿用至今。梅林村地处江镇镇东大门,依山傍湖,面积5平方公里,24个村民小组,人口2460人,境内有卫生室座,梅林小学一座。耕地面积2700亩。山地面积千余亩。外滩面积千余亩,洪平公路穿村而过,梅林圩及夏冲水库坐落其中,森源养殖厂及赵山铜矿……。 |
梅林村位于龙桥镇东部,总面积9.3平方公里,辖31个村民组,930户,3345人。村党总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思想教育、村规民约、法规约束的有机结合为途径,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创新争先活动,使农村工作常抓常新。……。 |
梅林村地处杭埠镇北约1公里,南与徐圩村、朱流圩村,东与官圩村,西与六圩村,北与河南村、何圩村相邻。合九铁路、军丰路纵贯南北,防汛路横贯东西。梅林村土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2.96亩,水面约440亩;辖12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庄。全村540户,总人口1767人,41名0员(其中预备党员1名),45名村民代表,5名村干部。梅林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主产水稻、西瓜、油菜等,水……。 |
传说此地原有一片梅子林,村子建在梅林所在地,故名。解放前属平和县,1957年划归云霄县,1958年建队属跃进公社,1966年属下河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原村委会驻地在梅林者,后迁至三坑,但仍保留驻地梅林为村名。梅林村为下河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交隐山脉东侧,距县城30公里,属重要老区行政村,西与诏安县交界,北通车圩村。水泥道路全线贯通。村落面积12.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200多人……。 |
梅林 古时,村落南边有一小山坡,延绵至外高,长达二里,满山种植粿叶树(俗名臭梅树)。每逢臭梅树开花之时,南风拂来,香闻数里,故有“梅林”之称。 俗名“闽头”,意即村落位于闽南沿海之尽头,流传过程中,音调稍微变化,被称为“麻头”。 相传,南宋时期,泉州南外宗正司赵氏一支迁居于村中“井围”一带。赵氏家族奉“杨家大、二圣侯”(杨家将中的杨大郎、杨二郎)为保护神,遂在村中建造“圣侯宫”。后演变成为角……。 |
梅林村位于上京镇东部,海拔650米,地处省道“306”、“307”线交接处,与太华、石牌二镇毗邻,区位和人文优势比较明显。全村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84户,常住人口1239人,辖区内有国营梅林林场,境内有丰富石灰石、多彩玉、森林等资源,有悠久的石灰石加工历史。2006年该村荣幸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示范村和市级示范村,在生产发展方面,结合村实际情况,为更好的发展运输业,增加村民的收入……。 |
因古时种植梅树多,成片成林,故名。唐元至正年间,唐朝名相魏征的第十八世孙魏弥携眷从宁化县石壁溪一路南下,长子魏进兴定居梅林,民国时为梅曲乡东梅保,解放后为梅林乡,公社化时为梅林大队。1971年与背上岭合并为梅垄大队,80年改称梅林大队。1984年改称为村委会。梅林村……。 |
梅林村位于泰宁县东北部,邵泰公路沿线,朱口镇王公桥工业聚集区所在地。全村区域面积12.68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60户、1933人,其中党员60名。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6万元、人均纯收入7870元。近年来,梅林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认真落实“五双工程”、全面提升“168”党建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林木工业基地村。王公桥工业集中区位于梅林村……。 |
梅林村位于吾峰镇西北部,东与吾西村接壤,西与仙岭、汤城毗邻,南界梅林,北连苏坑,距镇区7公里,地域面积6.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亩,山地面积2230亩。下辖后吴格、冷水亭、苏田、焦林兜、对山乾、上治、下治、水崛垵9个自然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00户2100人,党员55人,村“两委”成员7名。主要种植水稻、地瓜、荠菜、芦柑、茶叶、枇杷等,2011年村财收入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
梅林村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西北方,107道莞长路段横跨我村,全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有叶屋和邝屋两个村民小组,其中本村户籍人口547人,新莞人5000多人。我村自有厂房占地面积95000多平方米,现有企业28家,其中外资8家,民营20家(其中支柱企业光顺电子、亿利达集团)。梅林村建有1个文化广场,面积达2650平方米,户籍人均达5平方米。建有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室、祠堂、村史展览室等活动场所……。 |
建国后,属博联大队管辖,1978年从博联大队划出设立梅林大队,1986年并入博联乡,1987年又划出设为梅林村委会,1994年改为梅林管理区,1999年改为梅林村委会,沿用至今。梅林村位于大安镇东部,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总人口1400多人,距离镇区约6公里,属较偏远地区。地处丘陵岗地,村民以外出打工,经商为主,在村村民以种殖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
因梅林村座落在梅林镇的中心位置,故名。1949年称梅林乡,1958年称梅林大队,1989年改称梅林管理区,1999年改称梅林村委会,后沿用至今。梅州市五华县梅林村位于梅林镇中部。我村辖10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726户,人口3058人;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0亩。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1,年降雨量约为1500毫米,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 |
解放前属渔村乡。1951年属渔村乡。1958年属浮山公社。1965年属渔村农场坎梅管区。1972年设梅林大队,属渔村公社。1983年改为梅林乡,属渔村区。1986年改为梅林村委会,属渔村乡。1990年改为梅林管理区,属渔村镇,1999年设梅林村委会,沿用至今。梅林村……。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