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村简介瓦屋村是南岗镇两个少数民族回民村之一,位于长江西路北侧,距312国道0.8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由南向北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现有人口2087人,其中少数民族916人,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状态。家庭户数540户,劳动力920人,高中以上毕业的85人,外出务工380人。村域面积7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19个自然郢,村民委驻地潘郢村民组。全村拥有耕地3016亩,……。 |
很早以前,此地为稻草房,后改修为青瓦房并设学堂,人称瓦屋嘴学堂。1952年土地改革后称瓦屋村,1958年公社化时名瓦屋大队,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复名瓦屋村,2002年村组建制调整时桥乡府发〔2002〕96号文件请示,石柱府发〔2002〕199号文件批复,将云丰村并入瓦屋村,沿用至今。瓦屋村……。 |
瓦屋村位于镇中心南面1公里,处于镇漫水河下游段。全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2157人,下瞎13个村小组,村民639户。瓦屋村水资源丰富,建有小型水电站2座,每年为村集体带来丰厚收入,在全镇村级经济排行榜首。村有大多数经济能人,在外知名企业家罗友财先生,能乐善好施热心村公益事业。近几年来,瓦屋村加大了对村硬底化道路,生态村建设等公共投入,大力改善了村人居环境。民风淳朴、明德尚行、无私奉献体现了村……。 |
瓦屋村是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同古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122108204。 |
瓦屋村位于瓦屋乡政府驻地,距铜仁市区39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2.42平方公里,瓦屋河横贯全境,把瓦屋村分为南北两部分,东与司前村隔河相对,南与溪坎村翠溪村民组相连,西与六龙山乡牛场村交界,北与克兰寨村接壤,“万山——麻阳”公路横穿全境。全村现有瓦屋、大寨黄一、二、三组、贺公冲、深江、头里、土桥溪、南竹园、吴腊田、龙塘等11个村民组。2003年,有373户187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0‰,村委……。 |
瓦屋地处黄河故道,据记载,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泛滥,一次大水过后,村庄被洪水淹没,只剩一座瓦屋未塌。村民重建家园,以此为标志,取村名为瓦屋。1944年成立瓦屋村公所,属尚和县一区。1949年属濮阳县七区。1956年成立瓦屋农业合作社,属濮阳县七区。1958年成立瓦屋生产大队,属濮阳县岳村公社。1984年设立濮阳市郊区,属濮阳市郊区岳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瓦屋大队改为瓦屋村民委员会,属岳……。 |
明代,李姓人氏在此建村,名为李庄。清代,富户在村内建成第一座瓦房,俗称瓦屋,故名。1949年属新蔡县四区(关津)。1951年属新蔡县六区(关津)。1956年属关津中心乡。1957年属河坞乡。1958年成立瓦屋生产大队,属火箭人民公社。1960年属关津人民公社。1977年改属河坞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瓦屋村民委员会,属河坞乡。瓦屋村……。 |
清末,由于连年战祸,这里荒无人烟,遍地树林。人们自山西迁来后只得伐木开荒定居,在伐树中发现这里原有三间瓦房,就安居在内,人称瓦屋人,后约定俗成,定为村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后,属南阳县卢家堂乡里。1936年后属南阳县第四区卢家乡。后又属常岗乡第三保。1947年属博望区三间房乡。1951年划归方城后仍属博望区三间房乡。1958年转属广店公社,为瓦屋中队。1959年瓦屋中队改为瓦屋大队,仍属广店……。 |
瓦屋村从前是个土寨,张姓先祖于明代末年从山东省迁来,比周围各村富裕,建楼房瓦屋较多,非常壮观,故名瓦屋。清代、民国年间属太康县。1949年属扶沟县四区(汴岗)。1951年属扶沟县九区(大新)。1958年设瓦屋大队,属大新公社。1983年改为瓦屋村民委员会,属大新乡。1996年属大新镇。瓦屋村……。 |
瓦屋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河坞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729204999。 |
传古有张姓在此建瓦屋,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盈里。1943年属鲁山县四维乡。1949年属鲁山县第四区瓦屋镇。1956年属鲁山县瓦屋区瓦屋镇。1958年更名为瓦屋大队,属鲁山县瓦屋公社。1983年更名为瓦屋村民委员会,属鲁山县瓦屋乡。2014年撤乡建镇,属鲁山县瓦屋镇。瓦屋村……。 |
瓦屋村位于五里乡东北部,距五里集镇2公里,东接本乡青山村,西邻本乡瓦屋村,南与本乡五里村、金钟村相连,北与五峰县湾潭镇接界。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1户,人口1500人,劳动力795人,行政村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8亩,其中水田3亩,林地面积15983亩,茶园面积850亩,平均海拔1100公尺,是典型的二高山小盆地,青山绿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民生产条件相对优越,适宜茶叶、……。 |
以驻地瓦屋庄而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设立瓦屋大队。1983年,体改时更名为瓦屋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原瓦屋村、永红村合并,组建新的瓦屋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瓦屋村:位于大冈镇以北4公里处。……。 |
1949年9月属双林区布上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双林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成立㘵上大队,属双林公社,1972年分出成立瓦屋大队。1984年春改大队为瓦屋村民委员会,2003年坪海村委并入。瓦屋村……。 |
瓦屋村瓦屋村位于大珠山镇东北1公里处,村西紧依204国道,半岭半洼,地处胶南市城市规划区内。村域东西1.1公里,南北0.42公里,面积0.42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7亩,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村西的204国道通达全国各地,城市公交车直达老城区和新城区,南靠海滨大道和大珠山名胜风景区,东临黄海灵山湾。据传,明初宋姓、蒋姓、傅姓等从小云南迁至于此,以烧瓦为生,故名瓦屋村。自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