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村,总人口1629人,辖18个村民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茶叶、蚕桑等种植收入,民风淳朴,著名的“五庙起义”事件便是在吴桥村八斗组发生。 1930年3月7日,0安徽潜山县五庙特别支部在该县吴桥村八斗组发动和领导了农民武装起义。红军没有准备,只好仓促应战。由于敌强我弱,激战几小时后遭到重大损失,储茂高、储全章等16人被捕。秦成积从大地主汪声甲家征米回到驻地,当场牺牲。被捕16人除2人释放外,其余14……。 |
吴桥村位于大庙集镇东南部,与黑虎三村相连,1194户,4318口人,3708亩可耕地。吴桥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按照原村规划,充分利用村资源优势,逐年实施,以土地经营和改造荒地为重点,做强粮食、果菜产业;以养猪、养鸡为基础打造无公害畜产品品牌;以发展能源沼气为依托,建设循环农业经济;以做强加工业、集市贸易和观光农业为提升,壮大二三产业;以建设新农村为主抓手,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把村建设成一个村民富裕、环……。 |
吴桥村位于田营镇南部,辖6个自然村村,有1420户、人口4739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有11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7人,耕地面积4300亩。全村现有养猪厂1家,养鸡厂3家,麻绳加工厂2家,泥鳅养殖1家,家具厂两家,养兔厂一家,成立“正奇船舶有限公司”,带动本村90%青年到浙江造船厂就业,平均工资4000元左右。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发展经济势头强劲。 吴桥村以创建“五个好”村……。 |
吴桥村位于怀远县找郢乡的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距找郢乡3公里。全村有12个村民组,总人口2161人,全村总耕地面积为2604亩,其中水田2464亩,旱田140亩。,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人员5人,高中文化一人。全村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2人。在经济发展方面,全村有28家米厂, 13家各类经营户。村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225省道横穿而过,交通方便,是找郢乡经济建设 试点村,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村之一……。 |
吴桥村由中院、东红、吴桥三村合并的村,位于周潭镇西北方向,西与横埠官塘村相毗连,东与本镇田埠村村相邻,庐铜高速公路横贯村中心。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庄。40个村民组。总人口5161人,其中党员149人。耕地面积3720亩,山场面积9300亩。自改革开放以来,本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我村经济力量不断壮大起来。从无到有,近些年来争取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上……。 |
吴氏于清咸丰年间从吴老庄迁来定居建村,因村东有双洎河,吴氏于清同治三年(1864)建一座大桥,得名吴桥。清代属扶沟县黄甫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西区(晋岗寺)。1949年属扶沟县六区(李集)。1958年设吴桥大队,属韭园公社。1983年改为名吴桥村民委员会,属韭园乡。1990年属韭园镇。吴桥村……。 |
吴氏家谱记载,吴氏先人吴寄桥于明洪武二年(1369)自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至山东省曹州府范县城南20里,建新村命名吴家桥,是仿邻村名起村名,此处并无河桥,后简称吴桥沿用至今。1949年属平原省范县三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范县三区。1956年属范县龙王庄区。1958年属龙王庄人民公社吴桥大队。1964年范县由山东省划归河南省,属河南范县龙王庄区。1968年区改公社,更名为龙王庄人民公社吴桥……。 |
熊河镇吴桥村,座落在荆洪公路两旁,江陵县城以东,耕地面积2857亩。吴桥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人口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445户,共2117人,外出务工430人,空巢老人182人,留守儿童210人,建卡贫困户92户321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9户59人,五保户3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51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3人,37岁以下年轻……。 |
吴桥村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黄歇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1023105999。 |
解放后系吴姓人氏修拱型小桥,取名吴家桥,行政村由此得名。1951年属同意乡;1955年称群跃一社;1956年属白浒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称火箭大队;1959年属白浒公社;1966年称曙光大队;1971年更名为吴桥大队;1975年属花山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更名为吴桥村村民委员会,属花山镇;2010年5月吴桥村移交武汉市化学工业区清潭湖办事处托管;2014年清潭湖办事处撤销,由八吉府街……。 |
吴桥村原名吴家桥,坐落在千灯镇南郊,南与陶桥村相邻,西与大潭村一河为邻,北与大唐村相邻,东与石浦年沙村亲邻,属沿沪产业园区域,镇原创型开发区,市千亩丰产方坐落在我村西部。玉峰大道、并蒂莲路、黄浦江路、千杨公路,二横二竖构建成“井”字形交通要道贯穿村东部,古老的千灯浦河在村中心穿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自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吴桥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横跨千灯浦河两岸的古石桥就是做好的印记,2007年又被省……。 |
由境内吴大桥、吴小桥而得名。1958年始建,进名吴桥大队,1960年析置五里村,1983年乡村制后叫吴桥村,2000年由原金沟镇并属金南镇,2001年原立新村并入,沿用至今。吴桥村:位于金南镇东北4公里处。……。 |
吴姓人家在两眼井的南侧开挖一条排水沟,同时在沟上建了一座小桥,以方便村人外出。因桥比水井明显,又是吴姓建设,人们便又改称吴桥庄,后人口不断增多,随建制沿革又称为吴桥村。新中国成立初期属王集区第六区黄山乡,1958年属高集公社吴桥大队,1959年属岚山公社吴桥大队,1983年属岚山乡吴桥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属岚山镇吴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吴桥村:位于岚山镇以东2公里处。……。 |
吴桥是吴姓人家在七星渠上建桥而得名。1958年为星火人民公社,1959年属恩和公社;1961年规模调整后属新堡公社;1966年改为东方红公社;1980年恢复新堡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吴桥大队改为为吴桥村,1984年成立吴桥村村委会,属新堡乡;2002年新堡撤乡设镇,属吴忠市辖;吴桥村村民委员会归其管辖,一直沿用至今。吴桥村……。 |
吴桥村位于莱城西20公里处,距牛泉镇政府9公里,是牛泉镇最西边的一个村庄。东与王小庄村相邻,西与泰安市岱岳区崅峪镇泉坡村交界,南至泰安市崅峪镇鲁东冶村,北与牛泉镇贺小庄村相邻。吴桥村地处半丘陵半洼地带,土地面积280亩,172口人。吴桥村,洪武年间吴姓由山西迁此建村。历史记载,吴桥村清末隶属莱芜县毛埠保。1939年至1945年隶属莱芜县圣井区,后划分为牛泉乡,现属牛泉镇。原来吴桥村在村庄西有南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