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大佛篇
雪窦山弥勒大佛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的雪窦山后山海拔369米山坡上。大佛坐北朝南,为铜质坐姿,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这是以奉化布袋和尚基本形态为造型的中国化弥勒佛像。大佛居高临下,与整个岩体连成一体,扎实坚固,稳如磐石,宏伟壮观,气势非凡,宝相庄重,做工精美,栩栩如生。建造露天弥勒大佛,是奉化市旅游发展史上的大手笔,也是一件继往开来的文化盛事。对推动奉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奉化城市文化价值、加快奉化建设旅游名城步伐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景区规划面积52公顷,由中、东、西三条轴线和六大功能区组成。中轴线为大佛主景区,东轴线为大佛副景区,西轴线为原雪窦寺建筑。六大区功能布…
[详细] 开县南雅大佛寺座落在开县西南部的南雅镇,为唐末宁元时期留下的石刻雕塑。寺内大佛依山而立,就岩凿成,佛身依岩迭坐,含笑颔首,盘腿打坐,成为巴蜀境内仅次于乐山大佛的第二大佛,现为重庆直辖市域内第一大怫,曾为重庆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开县的标志。南雅镇位于重庆市开县、四川省开江县交界处,距开县县城45公里。原有的寺庙——大佛寺,20世纪50年代初为破四旧,拆除庙宇,废作他用。在20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有人炸掉了直径一米多的大佛脑袋,唯佛身尚存。1997年初,当地抓住重庆直辖大力发展旅游资源的契机,组织人力重新修葺大佛,恢复了大佛的本来面目,并修复了寺庙的正殿,在佛像周围遍植风景树。现在,经过修葺重…
[详细] 仁寿高家大佛:又称牛角寨大佛,位于仁寿县城东北35公里的高家镇鹰头村牛角寨,海拔760米,地处双流、简阳、仁寿三县交界处,龙泉山脉中段东侧边缘,距成都市40公里,景区总面积4.8平方公里,南、北、西三面群山连接,层峦迭障,东西平畴数十里,近观鹰头水库,远观简阳三岔湖,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寨上古柏苍郁,怪石嶙峋;寨东侧崖壁依山镌造弥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牛角寨大佛始于唐代天宝八年,头高7.7米,颈高1米,胸高4.85米,面部宽4.6米,肩宽11米,是中国大佛的唯一胸佛。于公元707年建成。2002年3月,县政府审定为县级第一批旅游区。乐山大佛是海通带领工匠始凿于唐开元初年(公…
[详细] 甘谷大佛甘谷大佛高达20余米,脚下供人瞻仰的地域原来只有一米余地,但站在脚下如何变换位置从不同角度观看,都到合乎比例,表情和蔼可亲。它奥妙莫测之处在那里呢?这就是古代的艺匠们很巧妙地解决了高大造像在有限位置观看的视觉差问题。在解决视觉差问题的同时,须解决搭架,造型小样和安全问题。这些都要用科学的态度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来完成。甘谷大佛,端座于悬崖之壁,开凿在相对地面高度200米之上,但无论从山下或窟内各个角度去观赏,都给人一种慈祥恬静的感觉,没有不合比例的地方。在千余年前是如何做到技巧与观感的完善统一呢?全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温庭宽先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其中奥妙。1983年,温庭宽先生和谭树桐先生专…
[详细] 大佛寺位于金湖北老街北首,东部和北部环绕着风景秀丽的淮河入江水道,南临繁华的建设路商业街,西部以县政府大楼为依托,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史载:清朝乾隆年间,时年暴发洪水,从上游漂来木质大佛像一尊,停至现寺址东首三河边的避风港内。当时境内善男信女就把这尊大佛暂时敬立在避风港湾礼拜,随即十方信众发心募化,万人缘助,建寺造殿,迎请佛像,安位供奉,并称为大佛殿。后传僧人将大佛殿扩建并改名大佛寺。历史上大佛寺占地近百亩,规模极其宏伟,晨钟暮鼓,僧侣云集,名闻遐迩。大佛寺周边有十八棵古槐,相传乾隆下江南寻找亲生父母时途经此地,受大佛寺高僧点悟,由此返回皇宫,再不提寻亲之事。乾隆有感高僧点化,临行亲手在大佛寺…
[详细] “江南第一大佛”是大佛寺内人文景观中的精华,镌造于南朝齐梁年间(486—516),僧护、僧俶、僧祐三代僧人相继雕凿,历时三十年建成。“江南第一大佛”石弥勒像佛座高1.91米,佛身高13.74米,头高4.87米,耳长2.8米,口宽1.28米,两膝相距10.6米。佛像秀骨清相,额部宽广,鼻梁高隆,眉眼细长,方颐薄唇,两耳垂肩,雕刻精细,线条飘逸流畅,气度娴雅,表达了佛陀沉静、智慧、坚定、超脱的内心世界,仔细观瞻,可使人悚心静虑,意境深沉。佛像各部份的比例运用了-原理,头部特意放大,使观瞻者仰望佛陀面容时能接受启示,进行洗礼,但又要把握好放大的分寸,毫无比例失调之感,这在1500年前就处理得这么好是…
[详细] 介 绍 城西面的博达哈大佛塔是全世界最大的圆佛塔,白色巨大的穹形,气势不凡,给人以宽大为怀的感觉。在宏大的白色覆钵上有个方形塔,四面都画有巨大的佛眼,表示佛法无边,无所不见之意。佛眼上面是座金色的尖塔。 塔基外缘刻有108尊阿弥陀佛的小浮雕,小佛像沾染着红色涂料及戴着黄花。经幡随风飘扬,这些都是人们还愿时绑的,-称经幡为风马旗,藏语称隆达。旗子有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红色为火﹑蓝色为天﹑白为云﹑绿为水﹑黄表地。上面印着佛经,保佑众生。中有一马,乘风而上,直达天国。在底下的壁瓮有西藏祈祷轮,朝圣者一面念着-一面转动着祈祷轮,听说要念一千遍才能修得一份功德。 大佛塔…
[详细] 西域第一大铜立贴金佛像,高40.8米(寓意佛祖的诞辰是农历四月初八),直径14米。光是佛手就高达5.7米,佛的耳朵高2.6米。整个西域大佛内部用青铜打造,用铜量达98吨,外部贴金达13000克。整个佛像形态庄严0,神态安详凝重,衣纹流畅细致。大佛由新疆俊发集团出资1000余万元,历经7年建造完成。高高耸峙在我们面前的西域大佛,金光灿灿,直入云端,壮观雄伟;西域大佛慈颜微笑,俯视众生。大佛右手指天,施无畏印,代表除去人间一切痛苦;左手指地,施与愿印,代表给予众生快乐,两个手势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显现了佛陀慈悲的法相。大佛胸前的卍(万)字符,代表佛法永续。观察周边地势可以发现,西域大佛所站立的位…
[详细] 浙江金华大佛寺,位于金华城区东北曹宅乡之北2公里处,距城区20公里。南朝梁武帝大同6年(公元540年)僧(道琼)止于山南,闻金石赞呗之音,缘岩而上,见大石佛一躯,高6丈,跌做俨然,因是建寺。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历史。宋改名“石佛寺”。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旧名“赤松岩寺”。 寺内曾有铁罗汉五百一十八尊,系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邓刚中曾祖克允与弟克明冶铁铸造,原存于罗汉寺,后改建“三学寺”,移其像于西岩石佛寺,明时尚存,后毁于兵燹。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僧佳有重建大士殿;道光二年(1822年),僧一轮再修。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又失之香火,前殿、中殿概成灭烬。…
[详细] 永川大佛寺,又名黄瓜山大佛寺,位于重庆渝西重镇永川区南郊,建于清初,盛于同治,衰于民国。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该寺占地20佘亩,依山而建,视野开阔,眺望远山绵绵,近看丘陵起伏,夜观万家灯火;寺内花繁树茂,四季如春,亭台楼阁、回廊蜿蜒,既是佛教点,又是游人观光休闲的一大盛地。“文革”中曾被破坏,时至1983年,永川落实国家宗教政策,恢复了大佛寺佛事活动。经多年修建,现已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弥勒殿、500罗汉堂以及办公综合大楼、养心阁、钟鼓楼等,功能齐全,气势恢宏,晨钟暮鼓,香火兴旺。该寺的500罗汉堂内,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阿弥陀佛、药师佛等500佛像姿态各异,气势壮观。…
[详细]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