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
焦山炮台遗址
  焦山炮台遗址位于焦山东北角,从南步入,首先看到的是门楼一座,上有横匾,刻有“焦山炮台”四字。门楼西侧有弹药库一座,外为黄泥石灰材料,内层为水泥砂石材料。门楼内有平地约3000平方米。平地东面是炮台基地,它长约80米,宽在55米左右,呈扇形,有暗堡式炮位8个,块石基础,黄泥石灰质地。该炮台严重失修,1978年以来,国家多次拨款整修,现4号,5号炮堡已修复,重修了六间一披营房。对焦山炮台建造年限问题,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另一种认为是同治13年(1874年)。如果是第一种,该炮台则是参加抗英的,如果是第二种,则不是,那就是另外的炮台。…[详细]
圌山炮台遗址
  圌山炮台遗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大港东十七里五峰山下的二矶头。圌山炮台依山面江,地势险要。该炮台建于1840年,炮台阵地分两处,一处在山脚下,凸出江面,暗堡式,弧长约20米,呈扇形,四口;另一处中部斜坡下靠江处,现存母堡三口,暗堡式,进深12米多,子堡七口,全长约60米。另外在“山谷”里有弹药库一座,长方形。均为黄砂石灰质地。圌山关炮台遗址在圌山北麓的五峰山,与对岸的顺江洲(现高桥镇),构成一公里的隘口,这就是圌山关。圌山关炮台由圌山炮台、顺江洲的大沙炮台和江都的三江营炮台组成。圌山炮台设在五峰山下突出江面的大矶头、二矶头上。炮台共有三处,眼前这一处保存比较完整。它雄峙在二矶头上,暗堡式的…[详细]
罗廊巷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
  罗廊巷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在南京罗廊巷17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在太平天国东王府遗址范围内,原有平房三进,现存第二进面阔三间,大梁和月梁上都有刻花,南西北三面墙壁上有绘画。罗廊巷太平天国壁画于1955年10月被发现,南京市建邺区侯家桥派出所一名户籍员调查户口时注意到罗廊巷17号正厅右侧的墙壁上石灰剥落之处隐约有朱红斑点,因为他和居民们都参观过相距很近的堂子街壁画,他们就联想到此处是否也有被涂盖的太平天国壁画呢?大家很兴奋地把表层石灰剥去一小块,露出了有叶状的图案,一共发现了9幅壁画,长宽均在二米以上,题材内容为花卉鸟兽,画面自然损毁严重,艺术水平较高,雅俗共赏。其中可辨的《三狗打斗图》、…[详细]
天朝总圣库、英王府遗址
  天朝总圣库、英王府遗址发现于1975年,在南京三山门(今水西门)内升州路338—360号一带。天朝总圣库是太平天国的国库,原在南京青溪里巷,后迁至现址。原来此处范围极广,南至升州路、北至安品街、东到登隆巷、西至仓巷。明朝初期为中山王徐达之别苑,又称西园,后为桐城吴中丞的花园。清朝乾隆时期为桐城富商姚友梅之宅园。太平天国政权实行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各部缴获的财物粮食,均需上缴国库。军民所需的衣食物资,均由国库统一分配。该处作为天朝总圣库,存金、银、绸缎等。太平天国后期这里为英王陈玉成之王府,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将此改为安徽会馆。1949年以后西部及北边为南京毛巾厂所改建,南部为南京药材公司所…[详细]
金沙井太平天国建筑
  金沙井太平天国建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金沙井,南京的一个地名,毗邻夫子庙,是一条东西向的小街。《江宁县志》记载,明朝时南京大旱,河水干枯,居民在此挖井取水,不料井中有沙,沙中还有闪闪发光的金粒,因此就将这口井取名金沙井,地名也由此而来。据史料记载,金沙井36号原为晚清著名文人汪士铎的旧居,后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在汪的废墟上,建了一座官衙,也便是如今这片距今四百多年的古建筑。一座古宅,老色青砖,从凹形八字龛的大门而入,缓缓前行,穿过堂屋,可见刻有卷草纹饰的大梁,凤头龙身兽的槽头,上面的花纹图案栩栩如生。从前到后,穿过四进平房,一座古老的二层楼房便跃入眼帘。随着岁月的流逝,记者眼前的这些古宅,现已成…[详细]
宜城镇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
  宜城镇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宜城镇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太平天国宜兴市 …[详细]
戴王府遗址
  戴王府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县前街18号。为太平天国戴王黄呈忠府第。黄呈忠(1826-1865),广西人。1862年在攻克江西慈溪时,击毙侵略军头目华尔,晋封为戴王。王府坐东朝西,前后七进,占地1624平方米,正厅三间为楠木厅,面阔15米,进深10米。梁、坊、柱、椽上均有彩绘,画中贴金,内容主要为戏文剧目《连环计》、《空城计》、《尉迟访贤》、《太白醉酒》等,也有访友、探胜的山水人物画和云龙、彩凤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护王府遗址
  护王府遗址位于常州市局前街187号。系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府第遗址。陈坤书,广西桂平人,清咸丰元年(1851)1月参加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曾转战两湖、江浙、安徽、上海等地,素以作战勇猛出名,被誉为忠王李秀成麾下第一骁将。同治元年(1862)春镇守常州,封殿前礼部副春僚顶天扶朝纲护王悦千岁。公元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联合围攻常州,太平军与之浴血奋战数月,打退敌人无数次进攻,终因力量悬殊,是年5月11日,常州城失陷,护王陈坤书率将士退守护王府,最后力竭被俘,壮烈就义。护王府前身原为清阳湖县衙署,陈坤书驻常州后改建为府第。现存遗址为砖木结构的回形转楼(俗称走马楼),南北宽24.5米,东西…[详细]
集善桥“太平天国”刻字
  集善桥“太平天国”刻字位于昆山市赵家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太平天国军队进军上海时,曾经此桥,桥面板上刻“太平天国”四字的楷书,字迹清晰。是建国后唯一发现刻有“太平天国”年号的桥梁。是一座南北向的三铜石板桥。全长21米,宽1.43米,高约5.1米。…[详细]
金陵刻经处
  基本类型:FIB(作坊)行政位置: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地理位置:东经118°47′08″北纬32°02′20″历史文化沿革:金陵刻经处是清同治五年(1866)由杨仁山居士创办。现刻经处是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下的佛教文化机构,是全国佛教学研究的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中心。杨仁山(1837—1911),名文会,安徽石棣(今石台县)人。27岁时(1864)得《大乘起信论》而属意佛学,遂同王梅叔等人创办金陵刻经处。曾通过日本学者南条文雄从日本寻得中国已佚之隋唐佛教著述,刻印流通。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刻经处设佛学堂—祗洹精舍。宣统二年(1910)同人创立佛学研究会,推杨仁山为会长,成为中国佛学院的先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