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旧城镇 | 隶属:鄄城县 |
区划代码:371726103 | 代码前6位:371726 |
行政区域:山东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鲁R |
长途区号:0530 | 邮政编码:274000 |
辖区面积:约9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66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旧城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旧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北关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北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屠庄村 | ~205 | 村庄 | 屠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庄村 | ~208 | 村庄 | 赵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刘楼村 | ~214 | 村庄 | 东刘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葛楼村 | ~217 | 村庄 | 南葛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刘楼村 | ~219 | 镇乡结合区 | 西刘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七里庙村 | ~224 | 村庄 | 七里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杨屯村 | ~227 | 村庄 | 杨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庄村 | ~232 | 村庄 | 高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七街村 | ~236 | 村庄 | 七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邢庄村 | ~242 | 村庄 | 大邢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葛庄村 | ~249 | 村庄 | 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庄村 | ~251 | 村庄 | 李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吴楼村 | ~253 | 村庄 | 吴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宋楼村 | ~255 | 村庄 | 宋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芦庄村 | ~256 | 村庄 | 芦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桥村 | ~258 | 村庄 | 王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程桥村 | ~259 | 村庄 | 程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周楼村 | ~260 | 村庄 | 东周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周楼村 | ~261 | 村庄 | 西周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武西庄村 | ~262 | 村庄 | 武西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合村 | ~263 | 村庄 | 三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庄村 | ~265 | 村庄 | 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贾庄村 | ~266 | 村庄 | 贾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安庄村 | ~267 | 村庄 | 安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庄村 | ~269 | 村庄 | 龙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葵堌堆村 | ~270 | 村庄 | 葵堌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谭庄村 | ~271 | 村庄 | 谭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康屯村 | ~272 | 村庄 | 康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曾为兖州、濮州、濮阳国、古鄄城原址。明朝景泰三年,因黄河水患濮州治随迁于王村,故城址遂称旧城,因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旧城镇位于鄄城县西北部,距县城10.3公里,西邻董口镇,东接李进士镇,东南与古泉街道办事处、大埝乡为邻,往北与河南范县隔河相望。海拔56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0千米,36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总面积97.5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旧城镇处古黄河文明发祥地,清末至1926年为濮县东、西、南旧城里。1927年为旧城区。1940年至1956年为鄄城县第六区。1957年改为旧城乡。1958年成立旧城公社。1983年12月改为旧城镇。2001年葛庄乡合并入旧城镇。
文化旅游:
会盟台旧址在今旧城镇葵丘?囟汛逦鳌>荨跺е葜尽せ崽ū鹨导恰吩兀哄е莨食牵?今旧城)南五里有高大土台一个,占地二百余亩,上可容纳万人。此台前面略尖,后呈方形,因春秋时期诸侯多次在此台之上会盟
葵堌堆遗址位于鄄城县旧城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汉。2015年6月23日,葵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旧城历史悠久,曾长期为“县、州、国、郡”驻地。
春秋时为卫国鄄邑,西汉始设鄄城县,治此。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为兖州治所。
三国时期曾为魏东郡鄄城国治所。
西晋时期曾为兖州濮阳国治所。
十六国时期复为兖州治所,属后赵。
南北朝时为濮阳郡治所。
开皇十六年(596)废濮阳郡,置濮州,至明景泰三年(1452)因黄河水还迁城(西迁12千米王村,既今河南省范县濮城镇),期间一直为濮州(鄄城县)治所。
清为濮州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