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杨集镇 | 隶属:郯城县 |
区划代码:371322105 | 代码前6位:371322 |
行政区域:山东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鲁Q |
长途区号:0539 | 邮政编码:276000 |
辖区面积:约8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69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杨集社区 | ~277 | 镇中心区 | 杨集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梁海社区 | ~278 | 村庄 | 梁海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滩社区 | ~279 | 村庄 | 大滩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瓦房社区 | ~280 | 村庄 | 高瓦房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孔圩社区 | ~281 | 村庄 | 孔圩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官集社区 | ~282 | 村庄 | 官集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程集社区 | ~283 | 村庄 | 程集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塘崖社区 | ~284 | 村庄 | 塘崖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姓氏而得名。相传唐贞观年间,众姓聚居于此,杨姓居多,故称杨家集,简化为杨集。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杨集镇位于郯城县最南端,苏鲁两省三县市交界处,总面积82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5.1万人口,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优质辣椒、大蒜、大葱、生姜、桑蚕、板栗、杞柳、银杏等,是辣椒、大蒜、大葱、生姜“四大辣”生产基地,全镇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全镇原有行政村64个,于2004年11月合并为46个,共50338万人,其中男性25778人,女性24560人。0党员1327名。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合理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名优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目前,辣椒、大蒜、大葱、生姜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2023年山东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公布,杨集镇榜上有名。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杨集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窦墩遗址位于县城南约20公里,杨集镇窦墩村内偏北部,为一墩形台地,西靠南北向村路,中部有一条东西路穿过,西部有一汪塘。遗址东西200米,南北15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
历史沿革:
1945年,首次解放,为郯城县第六区。
1947年国民党占此,称杨集乡。
1948年,再次解放,仍为第六区,驻地杨集。
1956年,以境内地理实体改名墨河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时,改成墨河乡。
1971年,以驻地更名为杨集公社。
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为杨集乡。
1994年9月,撤乡设镇称杨集镇。
王玉文(1907—1984)郯城县房下村人。1956年任杨集供销社经理。1956年春小麦普遍发生虫害, 他率职工在3天内将1100公斤农药用小推车运送到各村。是年麦收前, 为使收购的鲜姜及时外运,不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