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榆林市 > 定边县 > 白泥井镇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

[移动版]
地名:白泥井镇隶属定边县
区划代码:610825104代码前6位:610825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陕K
长途区号:0912 邮政编码:719000
辖区面积:约56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6万人
人口密度:约4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8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衣食梁移民社区~001村庄
衣食梁移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寨子村~200镇中心区
1958年成立寨子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寨子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寨子村民委员会…[详细]
场子壕村~201村庄
1958年成立场子壕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场子壕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场子壕村民…[详细]
先进村~204村庄
合作化时该队较为落后,上级为鼓励他们,故改名为先进。原名石庄村,1956年合作化因住高、乔二姓,更名高乔村,1958年更名先进大队。1984年,根据中…[详细]
衣食梁村~207村庄
1958年成立衣食梁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衣食梁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衣食梁村民…[详细]
白刺湾村~208村庄
1959年成立白刺湾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白刺湾大队更名为白刺湾村民委员会,沿用至…[详细]
兔蒿峁村~210村庄
1958年成立兔蒿峁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兔蒿峁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兔蒿峁村民…[详细]
北畔村~211村庄
1958年成立北畔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北畔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北畔村民委员会…[详细]
向阳村~213村庄
旧为圪丑大队,1958年更名向阳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向阳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详细]
南场子村~215村庄
1958年成立南场子村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南场子村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南场子…[详细]
团结村~217村庄
1958年,隶属薛王庄大队管辖,1973年设立团结村。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薛王庄大队更…[详细]
先锋村~218村庄
1961年成立先锋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先锋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先锋村民委员会…[详细]
同心干村~219村庄
1958年成立同心干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同心干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同心干村民…[详细]
四大号村~221村庄
1958年成立四大号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四大号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四大号村民…[详细]
梁湾村~222村庄
1958年成立梁湾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梁湾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梁湾村民委员会…[详细]
海子梁村~224村庄
1961年成立海子梁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海子梁大队更名为定边县海子梁乡海子梁村民…[详细]
公布井村~226村庄
1958年成立公布井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公布井大队,建立公布井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金伊湾村~227村庄
金伊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大水村~228村庄
1958年成立大水大队。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大水大队更名为定边县白泥井镇大水村民委员会…[详细]

地名由来:

镇属砖窑梁村东有井,出白泥,故名。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白泥井镇(辣椒)榜上有名。

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推介白泥井镇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蔬菜)。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遴选推介白泥井镇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13年7月,农业部认定白泥井镇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白泥井蔬菜)。

基本介绍:

白泥井镇位于定边县城东北部,东、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毗邻,西、南与本县盐场堡镇、定边镇、砖井镇接壤。全镇辖34个行政村,8317户,26454人,有17个驻镇单位,40个党支部,840名党员,总土地面积563平方公里。

白泥井镇距县城3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独特,东距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镇20公里,南距本县砖井镇10公里,西距本县盐场堡镇40公里,北距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30公里,定(边)海(子梁)路、二(楼)石(家湾)、安(边)海(子梁)路、砖(井)白(泥井)路衔接,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白泥井镇地域广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地下水质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

+查看详细白泥井镇概况>>

历史沿革:

清代以前,为蒙古牧区。

清乾隆八年(1743年),以“归耕”由,准许边内汉民出边垦荒种地定居。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安边解放置县。

白泥井划入并设区。

辖域包括今海子梁全乡和周台子的公布井、金鸡湾在内的6个乡。

1949年,安边县并入定边,白泥井建置不改。

1953年,六乡公布白泥井改属十一区。

1958年,二乡东堂、三乡梁湾(今海子梁全境),划归种羊场。

一乡西堂、四乡圪丑、五乡白刺湾合并成立白泥井人民

+查看详细白泥井镇历史沿革>>

定边荞麦

定边荞麦,陕西省定边县农业特产。定边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钾素,日照充足,天气凉爽,雨热同季,非常适宜荞麦生长。以其粒大饱满、色泽茶褐、棱细皮薄、出粉率高、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大等优势闻


还有1个地名与白泥井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白泥井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