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庙镇 | 隶属:华州区 |
区划代码:610521108 | 代码前6位:61052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陕E |
长途区号:0913 | 邮政编码:714000 |
辖区面积:约48.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新下新型农村社区 | ~001 | 镇乡结合区 | 由姜田村委会、车堡村委会、吊庄村委会、简家村委会、杨相村委会,合并为新下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
下庙新型农村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1957年4月属下庙乡。下庙村委会…[详细] |
南解村 | ~201 | 村庄 | 位于“解”家以南。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1957年4月属…[详细] |
秦家滩村 | ~202 | 村庄 | 秦姓人家最早居住于渭河河滩。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195…[详细] |
滨坝村 | ~204 | 镇中心区 | 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1957年4月属下庙乡,公社化时为…[详细] |
王巷村 | ~208 | 村庄 | 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1957年4月属下庙乡,公社化时为…[详细] |
胡村村 | ~209 | 村庄 | 由什字村委会、新建村委会并而来。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1…[详细] |
曙光村 | ~212 | 村庄 | 由三吴村委会、沟家村委会合并而来。取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之意。驻地曙光村的村民委员会。…[详细] |
周村村 | ~214 | 村庄 | 由东周村委会、西周村委会合并而来。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详细] |
甘村村 | ~218 | 村庄 | 甘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康甘村 | ~219 | 村庄 | 为康姓与甘姓人家居住的村庄合并。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1…[详细] |
田村村 | ~220 | 村庄 | 1939年属莱公乡,1949年5月属莱公区,1949年8月属第三区,1950年5月属下庙乡,1956年4月属下庙乡,1957年4月属下庙乡,公社化时为…[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地古时曾建有西岳华山的下西岳庙(华阴县的西岳庙为上庙)而得名。
基本介绍:
华县辖乡。1961年建下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5公里,北邻渭河。面积48.5平方公里,人口2.5万。有县乡公路连接。辖南解、秦家滩、惠家、滨坝、下庙、牛市、简家、吊庄、王巷、什享、新建、三吴、沟家、东周、西周、姜田、杨相、车堡、甘村、康甘、田村21个村委会。工业以商品加工为主,集市贸易活跃。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子、豆类为主,酥梨、蔬菜、花生、芦笋已形成规模。
历史沿革:
政区沿革明清属华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华县的莱公乡。
1949年5月,改为莱公区。
1953年7月,为宜棉区(一度称三区)的一部分。
1956年4月,设宜棉区下庙乡。
1957年4月,撤宜棉区,下庙乡直属县政府。
1958年9月,下庙乡改称红星公社。
1959年1月,为渭南县华州公社的下庙管理区。
1961年9月,为华县的下庙公社。
1984年,改为下庙乡。
1998年,设下庙镇。
华县大葱,又叫赤水大葱、赤水孤葱,因形似鞭杆,故亦有“鞭杆葱”之 .称。它葱身高大,葱白粗长,肉质脆嫩,甜而辣少,味浓而香,品质佳,耐贮藏。赤水孤葱,甜辣芳香,营养丰富。根据化验分析,主要含有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