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交口街道 | 隶属:临潼区 |
区划代码:610115016 | 代码前6位:610115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陕A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人口数量:约1.89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交口社区 | ~001 | 主城区 | 自2010年由临潼区民政局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
交口村 | ~200 | 城乡结合区 | 公社化时期交口村改为大队,1961年撤大公社成立交口公社;1984年更名为交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高铁村 | ~201 | 村庄 | 民国二十三年为交口镇第六保;解放后为交口区高铁乡,公社化时大队驻东塘李村取名湾李大队;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因与相桥公社一大队重名,经群众讨论领导批准改为…[详细] |
新民村 | ~202 | 村庄 | 1957年因地处泾惠灌后并取丰收之意为惠丰社;1959年,因大队部设在前寨村,得前寨大队;1961年大队部又设在新民村,改名新名大队,沿用至今。公社化…[详细] |
营仁村 | ~203 | 村庄 | 民国二十三年(1934)命名为东三联;1949年更名为第二乡;1955年更名为渭丰社;1961年更名为营仁大队;1967年更名为红旗大队。1969年更…[详细] |
郭阳村 | ~204 | 村庄 | 1934年民国实行保甲制时为交口镇郭杨保,1949年解放后实行区乡制时为交口区第五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郭杨高级社;1962年因大队驻地郭杨村而得名…[详细] |
权中村 | ~205 | 村庄 | 原村在清同治年间,战乱中毁灭后,山东难民分散居住在此开荒,设名山东庄,1940年许权中回到家乡,提议改名辛里村,即“辛劳建设新家乡”之意。民国二十三年…[详细] |
念杨村 | ~206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时为念杨大队,1989年撤公社设乡后改为念杨村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
孙赵村 | ~207 | 村庄 |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命名为第五保;1949年更名为崇育乡;1956年更名为崇育高级社;1958年更名为崇育大队;1974年更名为孙赵大队。孙赵村…[详细] |
安屯村 | ~208 | 村庄 |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命名为第四保;1956年更名为泽丰高级社;1959年更名为安屯大队。1955年,成立安屯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交口人民…[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办事处驻地处于石川河与渭河交汇的河口,故而得名。
基本介绍:
交口街道位于临潼区北部,北与闫良区相接轨,辖9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2.7万人,耕地面积4.4万亩。
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播种面积7.03万亩,总产值3.14万吨,蔬菜种植4700亩,大棚126个,总产量17000吨,养殖业以奶牛为主。重点企业有海辰乳业有限公司、华龙纸业有限公司、爱维尔酸奶厂。
历史沿革: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曾在此置障县,北周废(故城即今交口镇)。
元、明、清各朝继续设交口镇。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交口镇属临潼县17镇之一。
辖东阳里4村,永丰里47村,归厚里8村。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实行保甲制,设6保,辖59村。
1949年,设交口区,辖5乡。
1958年9月,属雨金公社交口管理区,辖9生产大队。
1961年4月,改管理区为公社。
1984年5月,改设交口乡。
1994年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