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路镇 | 隶属:临渭区 |
区划代码:610502112 | 代码前6位:610502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陕E |
长途区号:0913 | 邮政编码:714000 |
辖区面积:约79.9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33万人 |
人口密度:29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官路村 | ~200 | 镇中心区 | 由同洲至西府直通一条大道,是朝庭官员常常来往的必经之路,且此地设有集市,得名。…[详细] |
新村村 | ~201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新村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新村,沿用至今。…[详细] |
北志道村 | ~202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南志道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南志道村,沿用至今。…[详细] |
云祥村 | ~203 | 村庄 | 因辖南郧襄村,北郧襄村,得名郧襄村。后人们为了方便书写改为语谐音为“云祥村”,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
党集村 | ~204 | 村庄 | 明朝时期,得名党家寨,后因有集市而更名党集村,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党集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党集村,沿用至今…[详细] |
潘家村 | ~205 | 镇中心区 | 清朝时期,得名潘家村。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潘家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潘家村,沿用至今。…[详细] |
南志道村 | ~206 | 镇中心区 |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南志道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南志道村,沿用至今。…[详细] |
大同村 | ~207 | 村庄 | 1958公社化时,得名大同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大同村,沿用至今。…[详细] |
张千户村 | ~208 | 镇中心区 | 明朝时期得名张千户。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张千户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张千户村,沿用至今。…[详细] |
瓦新村 | ~209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瓦新村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瓦新村,沿用至今。…[详细] |
吝家村 | ~210 | 镇中心区 |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蔺家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蔺家村,后“蔺”写为“吝”,称作吝家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郭田村 | ~211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郭田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郭田村。2016年撤村并村将吊庄村并入郭田村,沿用至今。…[详细] |
潼关寨村 | ~212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潼关寨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潼关寨村,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相传宋代时,由同州府(今陕西省大荔县)至西府(今陕西省咸阳市)直通一条大道,是朝廷官员日常往来的必经官路,且此地设有集市,故得名官路镇。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农业部认定官路镇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绿泰果蔬)。
基本介绍:
官路镇座落在临渭区东北40余公里处,北临蒲城党木乡,东接大荔羌白镇,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南距108国道仅5公里,西距省道渭清路4.5公里,中为310县道贯穿南北,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大棚西瓜,早春甘蓝、西葫芦、秋延辣椒为主导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新途径。
自90年引进大棚西瓜至今已有13年的历史,已成为镇一大支柱产业,年栽植面积万亩以上,年产量60000吨,主要品种以:益农、西农8号、绿宝8号、金钟冠农为主,其特点是品质优,口感好,耐运输,深受广大瓜农和客商的青睐。98年从安徽省引进秋延辣椒,经两年试种,其经济效益可观,截
历史沿革:
明清,隶仕原乡官庄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隶景原乡。
1949年5月,设官路区。
1955年8月,改为乡。
1956年2月,隶交斜区。
1957年,撤区隶渭南县。
1958年9月,属东风公社。
1959年1月,改为官路管理区隶故市公社,辖16个生产大队。
1961年5月,改为官路公社隶故市区。
1976年1月,故市区撤销隶渭南县。
1984年4月,改为乡,辖16个村民委员会,75个村民小组。
199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