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咸阳市 > 礼泉县 > 昭陵镇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昭陵镇

[移动版]
地名:昭陵镇隶属礼泉县
区划代码:610425111代码前6位:610425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陕D
长途区号:029 邮政编码:712000
下辖地区:3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冯马村~203镇乡结合区
1961年10月建陵镇人民公社成立后由冯家咀、马连沟两村合并,各取村名一字“冯”、“马”命名冯马大队;1984年4月更名冯马村。1961年10月联群三…[详细]
西洼村~211村庄
属清朝雍正年间(1725年)分别从凉马村、东店头村移民而成,因位于凉马村西的凹地里,2014年12月与孙家村合并,命名西洼村。1958年11月孙家与西…[详细]
山西头村~212村庄
据王氏家谱记载:王姓村民,祖居北京北直大兴县,在宋金兀术侵犯中原时,始祖王天佑、王天佐兄弟两人迁居今淳化县、温威乡、安乐里干沟村,元末农民起义时又迁居…[详细]
坡北村~215镇乡结合区
唐中叶,因该村位于东店头村北半坡处得名坡北村。1958年11月坡北、北围墙、西围墙村合称坡北大队,属昭陵人民公社建陵管区;1958年12月属乾县昭陵人…[详细]
叶家村~218村庄
村中多以叶姓为主,得名叶家村。1961年10月从西陈大队分设叶家大队,管理叶家、高树、上坡、下坡、新庄,属建陵人民公社;1984年4月属建陵乡,成立叶…[详细]
明桥村~219村庄
村桥皆建于明代,取名明桥村。1958年11月属昭陵人民公社建陵管区,称明桥大队,管理袁家桥、吊庄、东山;1958年12月属乾县昭陵人民公社建陵管区;1…[详细]
围墙村~220镇乡结合区
明末,李姓人迁居唐围墙遗址附近定居,后演变成村落,得名围墙村。1958年11月北围墙、西围墙、坡北合称坡北大队,属昭陵人民公社建陵管区;1958年12…[详细]
南豆芦村~221村庄
北周康王驾前一丞相屠封,有一爱女名叫屠炉,称为“屠炉公主”,唐贞观初,北国康王犯境,太宗御驾亲征,兵困“木羊城”,康王命屠炉公主镇守黄龙岭,罗通、罗仁…[详细]
米家村~222村庄
明洪武年间,今米姓人家从山西大槐树迁徙至此,村中住户多为米姓,人称米家村。1958年11月属昭陵人民公社建陵管区,称米家大队;1958年12月属乾县昭…[详细]
陈家村~223村庄
2005年由东陈村(东陈、相家、尖西)、西陈村合并,以陈姓取村名。2005年10月东陈村、西陈村合并,称陈家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属昭陵镇管理。…[详细]
东店头村~224镇中心区
今东店头村张氏祖籍西安府周至县哑柏村,明洪武元年(1368)迁徒至此地。因礼泉县至叱干古道从此地经过,路旁设食宿小店,后建村于坡头之上,故取名店头村。…[详细]
联二村~225镇乡结合区
因1958年11月成立建陵人民公社时,山王村,西北村,东山顶合并,联群二大队,后更名为联二村。1958年11月山王村、西北村、东山顶合称联群二大队,属…[详细]
联三村~226镇乡结合区
后村、磨张、北社3个行政村合并命名,取名联三村。2005年10月北社村、磨张村、后村合并,称联三村村民委员会,属建陵镇;2011年6月昭陵乡、建陵镇合…[详细]
凉马村~227镇乡结合区
因唐太宗李世民去皇城时,在此休息凉马(让马歇息)而得名。1958年11月属昭陵人民公社建陵管区,称良马大队,辖凉马、张南、东沟里、高家山、高硷;195…[详细]
高家村~230镇中心区
村原与赵家、刘家、魏家统称胡都村四堡。据史书记载,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北方突厥九万余人内附南迁,隋文帝将其安置于此和今叱干一带,赐此名“讫…[详细]
赵家村~235镇乡结合区
因村民姓氏多为赵姓,而得名赵家村。1961年10月从光明大队分设赵家大队,管理赵家、刘家、西岭,属昭陵人民公社;1984年4月属昭陵乡,称赵家村,辖区…[详细]
前山村~236村庄
因处大山的前边,清同治九年,有“前山村”称谓。1958年11月属昭陵公社昭陵管区,称前山大队;1958年12月属乾县昭陵公社昭陵管区前山大队;1961…[详细]
索山村~237村庄
清末,赵镇索村姓董几户人家迁此,因居山地,冠原村名得名索村山,后称索山。1958年11月属昭陵公社昭陵管区,称石马大队;1958年12月属乾县昭陵公社…[详细]
尧召村~240村庄
据村史记载,明正统五年(1440年)前,尧、召两姓定居此地,名尧召,1984年4月命名为现名。1958年11月属昭陵人民公社昭陵管区,称尧召大队;19…[详细]
南阳村~242村庄
清初,此地有古刹“雷永寺”,中叶建村于寺旁,得名雷永村;清末寺毁,因村位于寺南,南为阳,更名南阳村至今。1961年10月属昭陵公社,称南阳大队;201…[详细]
汤房坡村~244村庄
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祖籍西安市周至县亚柏村,后因兵变流徒礼泉县昭陵镇店头村;公元1740年前后,张氏家族自高祖讳懋业之次子讳络及四子讳缤兄弟二人由…[详细]
牧鹿村~245村庄
唐初为皇家养鹿放牧之地,后在此建村人称牧鹿村。1958年11月属昭陵公社昭陵管区,称牧鹿大队;1958年12月属乾县昭陵公社昭陵管区;1961年8月属…[详细]
肖东村~246村庄
明清时称小董村,又称小童村(1922年村民平整土地时,出古墓志铭记载村名为小童村,距今400余年历史);后谐音称肖东村。1958年11月属昭陵公社昭陵…[详细]
庄河村~247村庄
唐初今烽火镇王堡村、赵姓族人部分迁此定居。村西有一条小河,河水浇灌农田。清时,河水从上游全宝台潜入山中,下游断流,人称“装河”,取“庄”谐音,得村名。…[详细]
刘东村~248村庄
九嵕山南魏陵村东沟的泉水从村东流过而称“流东村”,后误称刘东村。1961年10月属昭陵公社,称流东大队;1984年4月属昭陵乡,时称流东村;2005年…[详细]
肖山村~251村庄
肖山村原名肖洞山,因地处肖东村北半山腰及此地有老君洞老君庙而得名。后逐步演变成“肖东山”,简称“肖山村”。1958年11月属昭陵公社昭陵管区,称肖东山…[详细]
任池村~252村庄
相传唐时在此建一涝池,为唐太宗李世民游此饮马的专用池,令一任姓小官看护,称任家涝池,后称任池村。1984年4月政社分设,命名为现名。1958年11月属…[详细]
皇城村~253村庄
因唐朝时李世民在此修建避暑行宫而称皇城村。1958年11月属昭陵镇昭陵管区,称皇城大队,皇坪大队,高窑村称宋陵一大队,蔡窑、李家合称宋陵二大队;195…[详细]
峪南村~255村庄
因村地处峪池沟以南,得名峪南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峪南村,故名为峪南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5月解放后属第四区十乡、七乡;1958年11属昭陵人民公社昭陵…[详细]
菜园村~257村庄
唐贞观二年(628年),初修昭陵,护陵、祭陵往来人员众多,需要大量蔬菜供应,朝廷遂指派人员在此种植蔬菜,这些人便在此安家落户,以种植蔬菜为业,1984…[详细]

地名由来:

因辖区内有唐太宗(李世民)陵寝昭陵而得名。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 李世民详细信息++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昭陵镇被命名为2023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昭陵镇(设施蔬菜)榜上有名。

2020年5月,昭陵镇被确定为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撤昭陵乡、建陵镇合并设昭陵镇

2004年,昭陵镇党委、政府结合昭陵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优果、还林、增杂、兴畜、活商”的十字方针,经过乡村两级干部及广大群众的辛勤努力,各项事业进入两性循环的轨道,经济发展呈现为不断上升的的趋势。

建设水源井:昭陵乡尧召村投资350余万元,打深机井4眼,使昭陵乡礼相公路沿线的10个村的旱地有望变成水田,同时为设施大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优果工程:2004年,在全乡推行果树四大关键技术,礼相公路、刘昭路,马铃道3条主干路沿线,强拉枝大改形0.2万公顷,大改形0.24万公顷,纸套袋0.19万公顷,在全县大改形活动中获一等奖

+查看详细昭陵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18日,礼泉解放,全县共设6个区,建陵属第5区,辖8乡。

1956年1月,撤销5区(建陵)。

1958年12月,成立建陵乡。

1961年,变更名为建陵公社。

1984年底,改公社为乡、镇,更名为建陵人民政府。

1997年7月1日,更名建陵镇。

2011年4月,建陵镇与昭陵乡合并为昭陵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