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汉中市 > 南郑区 > 大河坎镇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镇

[移动版]
地名:大河坎镇隶属南郑区
区划代码:610703102代码前6位:610703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陕F
长途区号:0916 邮政编码:723000
辖区面积:约26.49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6个社区、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大河坎社区~001镇中心区
为防止河水对建筑物的冲洗,阻挡洪水而修建的大坎,故称大河坎,此组织设立在大河坎,负责辖区群众自治事务管理,故名。2011年沿用至今。…[详细]
油房街社区~002镇中心区
油房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艺苑社区~005镇中心区
2012年设立,沿用至今。…[详细]
渔营社区~006镇乡结合区
渔营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店子街社区~007镇乡结合区
因古时从四川经碑坝至汉中走汉碑路(现红军路)经过,在店子街有几家小旅店,路人经常在旅店住宿,故名。1951年设立店子街初级社,1958年设立店子街生产…[详细]
李家营社区~008镇乡结合区
明正德年建此地称李家湾,1951年成立李家营初级社,1958年成立李家营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李家营村,2018年12月撤销李家营村村民委员会,设立…[详细]
卢家沟村~205镇乡结合区
此地有一座卢姓祠堂而取名卢家沟,此组织负责该辖区内村民自治事务管理,故名。在清道光年(1825年)形成此村,1951年成立初级社,1958年成立卢家沟…[详细]
三花石村~206镇乡结合区
传说唐贞观年间,二郎神杨戬路过此地时双剑插入冷水河内石中,石头开花三朵,而得名三花石,此组织负责辖区群众自治事务管理,故名。1951年设立三花石初级社…[详细]
歇马店村~208村庄
据传说汉王刘邦到寒山祭天,路过此地人乏马困,在此地歇息,而得名歇马店,此组织负责辖区群众自治事务管理,故名。1951年设立歇马店、观音寺初级社,195…[详细]
丁元村~215村庄
1958年分别成立丁家坪、元山、高家沟初级社,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改名村民委员会,2011年由原来的丁家坪村、元山村、高家沟村合并为丁元…[详细]
汉群村~216村庄
1951年设立汉群初级社,1958年改为汉群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汉群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原名下水渡,因此地原有一渡口名为下水渡而得名。明嘉靖《汉中府志》有记载。

荣誉排行: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河坎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2009年1月,大河坎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5年10月,大河坎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大河坎镇地处汉江南岸,与古城汉中一江之隔、一桥相通,是汉中市的南大门,汉中明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域面积26.49平方公里,辖15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100个村民小组、5905户,现有人口48833人,农业人口19504人,驻镇非农业人口29329人。全镇有耕地13107亩。有镇属集体企业19个、合资企业1个、个体私营企业1768个,有中、省、市、县驻镇单位120多个。

近年来,大河坎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市建设和管理为突破口,围绕由农村模式向城市化模式转变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先后建成大河坎自来水厂、汉中体育馆、桥南广场、迎宾路、解放

+查看详细大河坎镇概况>>

历史沿革:

清末及民初,隶属于南区慈家营坝。

1949年10月后,先后为第六区中所乡、中所区渔营乡、汉山区油坊公社。

1984年,改油坊公社为大河坎镇。

2001年12月,将原中所镇的宋家山、中所营、苏家山、回龙寺、康家营、董家营、张家村、丁舒营8个村并入大河坎镇。

2003年11月,将苏家山、回龙寺、康家营、董家营、张家村、丁舒营6个村划归汉中市经济开发区南区办事处。

2011年7月,将原歇马乡的歇马店、汉群、丁元、

+查看详细大河坎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大河坎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