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榆林市 > 绥德县 > 白家硷镇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白家硷镇

[移动版]
地名:白家硷镇隶属绥德县
区划代码:610826114代码前6位:610826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陕K
长途区号:0912 邮政编码:719000
辖区面积:约4.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43万人
人口密度:约291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白家硷村~200镇中心区
取姓白的住在石硷上之意。自成立,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吴家沟村~201村庄
2016年前吴家沟村和后吴家沟村合并成立吴家沟村村民委员会。2016年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西贺家石村~203村庄
因村内有一石岔且又有姓贺的住在石岔周围而得名贺家石村,该村位于西面,为了与东贺家石区别,故取名西贺家石村。1958年取名西贺家石大队,1984年改为西…[详细]
海满坪村~205村庄
取村民居住于被海水涨满淤成平地的海眼上之意。1958年取名海满坪大队,1984年改名为海满坪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杨强沟村~206村庄
杨强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高家渠村~207镇乡结合区
因高姓开始居住在沟渠内,故得名高家渠村。1958年取名高家渠大队,1984年改为高家渠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马家砭村~209村庄
取马氏在石砭上居住之意。1958年取名马家砭大队,1984年改名为马家砭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和谐村~210村庄
2016年雷家硷村和张家崖村合并成立和谐村村民委员会。2016年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蒲家硷村~212村庄
取蒲氏住在阳硷之意。1958年取名蒲家硷大队,1985年改为蒲家硷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郝家坪村~213村庄
郝家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清水河村~215村庄
2016年崔家峁村和党家沟村合并成立清水河村村民委员会。2016年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宋家沟村~216村庄
取宋氏居住在此山沟里之意。1958年取名宋家沟村,1984年改为宋家沟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东贺家石村~218村庄
2016年贺一村、贺二村、贺三村和王家峁村合并成为东贺家石村村民委员会。2016年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雁南村~221村庄
2016年南山村和雁岔沟村合并成为雁南村村民委员会。2016年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楼则沟村~223村庄
因村前有个芦草沟,长满芦草而取名芦子沟,到明万历年间,因居民贺氏修楼一座,故取名为楼则沟村。1958年取名楼则沟大队,1984年改为楼则沟村委会,20…[详细]
老庄沟村~224村庄
取村庄古老之意。1958年取名老庄村大队,1984年改为老庄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因早年有白姓人家居无定河东岸此碱处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19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白家硷镇为2019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2012年12月,白家硷镇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基本介绍:

白家硷镇地处绥德县城南10公里处,辖28个行政村,129个村民小组,3739户,14314人。全乡共有耕地面积37000亩,其中坡地21909亩,川水地4508亩,坝地965亩,梯田9618亩,林地面积4652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0673亩。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川道地区11个行政村,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发展日光温室生产。2000年被国家财政部列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几年来,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讲团结、兴实干、保稳定、求发展”。工作思路是抓住一条主线,实现两个目标,强化四项工作,即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实现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乡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为目的,强化生态工程项

+查看详细白家硷镇概况>>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绥德县薛家峁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属南区感化乡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实行区、乡、村建制,属辛店乡。

1949年10月后,全县设10区,属2区白家碱乡。

1958年9月,成立白家碱公社,辖28个生产大队。

1984年7月,改设为白家碱乡。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白家碱乡,设立白家碱镇。


以下地名与白家硷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