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宁镇 | 隶属:永寿县 |
区划代码:610426102 | 代码前6位:610426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陕D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2000 |
辖区面积:约7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7万人 |
人口密度:23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果纳村 | ~201 | 村庄 | 折楼: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7公里处。相传过去有一条南北道路,在村旁向东折去,故名折路。后将“路”谐变为“楼”。清末因人口增多,分为东、西两村,居东者取…[详细] |
班白村 | ~202 | 村庄 | 西班白: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处。明代称班北,后衍变成班白。清时,因人口增多,分为东西两村。居东者取名东班白,居西者取名西班白。现有2个村民小组…[详细] |
南章村 | ~205 | 村庄 | 南章: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4.3公里处。清代中叶,以南、章两姓居民姓氏得名。辖胡家岭、南章、蒙家3个自然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107户433人,耕地面积…[详细] |
北屋村 | ~206 | 村庄 | 北屋:位于镇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传云当时此处以北再无村庄,故名北无。后将“无”谐变为“屋”。辖北屋、那坡、沟南里、南北4个自然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2…[详细] |
直家宫村 | ~208 | 村庄 | 直家宫: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4公里处,辖直家宫、买家2个自然村。据传,唐王李世民北征突厥时曾在此宿营,故名直家宫。又传该村原名茁家宫,系“茁家沟”之谐…[详细] |
强华村 | ~209 | 村庄 | 强华: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3.7公里处。其村名来历无考。现有2个村民小组,133户528人,耕地面积1300亩,该村以粮食生产和栽植果树为主。…[详细] |
安德村 | ~210 | 村庄 | 安德: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原名安得,即得到安居之意。“德”系“得”的谐变。现有4个村民小组,1688户983人,耕地面积2538.96亩,该村以…[详细] |
陈家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陈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城镇开发腹地。以居民姓氏得名。原来和袁家、房家合称城关大队。1984年分设。1949年10月至1952年6月为陈家乡人民政府驻地…[详细] |
袁家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袁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以居民姓氏而得名。1952年6月至1961年8月袁家乡人民委员会、袁家管理区驻地。现有2个村民小组,197户822人,耕地面积1…[详细] |
房家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房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以居民姓氏而得名。现有2个村民小组,238户992人,耕地面积1257亩,该村临近镇区,加工、运输、餐饮、商业、加工发展较快。…[详细] |
官庄村 | ~216 | 村庄 | 官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3公里处。唐末,因村中有关帝庙而得名,后将“关”谐误为“官”。现有2个村民小组,142户580人,耕地面积890亩,该村以…[详细] |
折楼村 | ~218 | 村庄 | 位于东折楼、西折楼而得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建立折楼生产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更名为折楼村,设折楼村民委员会。…[详细] |
新华村 | ~221 | 村庄 | 新华: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处。1958年组建大队时取名新华。辖王家沟圈、强堡、贺家3个自然村。1952年6月至1953年7月强堡村为强堡乡人民…[详细] |
穆家村 | ~222 | 村庄 | 穆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2公里处。明代中叶以居民姓氏而得名。现有2个村民小组,168户618人,耕地面积2180亩,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苹果、劳务经…[详细] |
高侯村 | ~223 | 村庄 | 高侯: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8公里处。辖高家、白家、侯家三个自然村,1958年组建大队时,取高家、侯家两村名首字而得名。现有3个村民小组,167户685…[详细] |
小应村 | ~225 | 镇乡结合区 | 小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千家村 | ~227 | 村庄 | 千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顺什村 | ~228 | 村庄 | 1958年建立北油大队,同时设立大队部,归常宁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归上邑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机构改革更名为北顺什村,设北顺什村民委员会。20…[详细] |
东卫村 | ~230 | 村庄 | 东卫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冯家村 | ~232 | 村庄 | 1959年7月,冯家村、线家村建立冯线大队,属常宁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改属上邑公社管辖;1984年机构改革更名为冯家村,设冯家村民委员会。2011…[详细] |
草德村 | ~233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时与冯家村建立草冯大队,隶属常宁镇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与冯家村分开,更名草德大队,归上邑乡公社管辖,1984年机构改革更名为草德…[详细] |
石桥头村 | ~234 | 村庄 | 因村民委员会所在位于一座石桥近处,后桥毁,仅留桥头,故名。…[详细] |
下邑村 | ~235 | 镇乡结合区 | 1958年公社化时下邑村与石桥头村成立邑桥大队,隶属于常宁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归常宁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机构改革更名为下邑村。2011年撤乡并…[详细] |
上邑村 | ~236 | 镇中心区 | 上邑原名上营。据《后汉书·百官志》载,时屯骑校尉分5营,“掌宿卫兵,领北军营垒之事”。光武中兴,“但设中侯,以监五营”。其上营(今上邑村)、下营(今本…[详细] |
和平村 | ~237 | 村庄 | 取和谐之意命名和平村。1958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社和管区,与灰家、下窦家合并为一个村,隶属和平大队,直至1956年后三个村分离。1984年机构改革时改称…[详细] |
豆灰村 | ~238 | 村庄 | 1958年人民公社化组建胡家咀生产大队,1962年组建时以大队驻地胡家咀村名而得名。1984年机构改革时改称胡家咀村民委员会。…[详细] |
胡家咀村 | ~239 | 村庄 | 胡家咀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良左村 | ~240 | 村庄 | 良左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峰村 | ~241 | 村庄 | 取自然村三店村名首字和五峰山的“峰”字而得名。…[详细] |
王岭村 | ~242 | 村庄 | 王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顺什村 | ~243 | 村庄 | 1958年人民公社化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设南顺什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
店子头村 | ~244 | 村庄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组建店子头大队,1984年6月机构改革时改称窦家乡,设店子头村民委员会。…[详细] |
良店村 | ~245 | 村庄 | 1958年人民公社化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设良店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
何谈村 | ~246 | 村庄 | 取何家渠、谈家两个自然村村名首字而得名。…[详细] |
豆家村 | ~247 | 镇中心区 | 豆家村本为“窦家村”,后书写为“豆家村”。…[详细] |
地名由来:
唐时建常兴寺,后取常久安宁之意,改为常宁寺。宋时曾在常宁镇镇设寨(相当于县一级的军事建制),取名常宁寨。因当地群众经常在此进行农副产品交易,逐渐形成集镇,改名常宁镇。
荣誉排行:
2021年11月,常宁镇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2014年7月,常宁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常宁镇位于永寿县东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2公里。东接上邑乡,南界御驾宫乡,西连马坊镇压,北邻渠子乡,面积71.5平方公里。常宁历史悠久。唐时建有常兴寺,后取常久安宁之意,改为常宁寺。宋时,曾于此设砦(同寨,相当于县一级的军事建制),取名常宁砦。至金(约1115年左右),当地群众在此进行农副产品交易,逐渐形成集镇。明天启年间设常宁里、强化里。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设镇。民国19年(1930)改为常宁区。1956年3月撤区并乡时建立袁家乡,1958年5月改为常宁乡。1958年10月,常宁乡、上邑乡、窦家乡合并建立常宁公社。1961年8月分设为常宁、上邑、窦家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为常宁乡
历史沿革:
宋时曾在常宁镇设寨(相当于县一级的军事建制),取名常宁寨。
因当地群众经常在此进行农副产品交易,逐渐形成集镇。
金收国元年(1115年)前后,改名常宁镇。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在常宁境内设常宁里、强(jiàng)化里。
清顺治四年(1647年)上邑属宁化里。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设常宁镇。
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常宁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豆家、上邑属常宁镇。
民国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