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村镇 | 隶属:镇巴县 |
区划代码:610728117 | 代码前6位:6107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陕F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辖区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000人 |
人口密度:约7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东院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1958年建大队时命名为东院大队,1967年改名东风大队,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村时更名为东院村。2007年3月将雪口村合并到东院村,201…[详细] |
兴隆村 | ~201 | 村庄 |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曾有一座兴隆庙,以此命名兴隆大队。1967年更名红星大队。1978恢复原名兴隆大队。1982年建村时为兴隆村,2007年4月…[详细] |
洋鱼塘村 | ~203 | 村庄 |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洋鱼塘自然村名命名洋鱼塘大队。1967年更名红旗大队。1978年恢复原名洋鱼塘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洋鱼塘村。2007年4…[详细] |
庄房村 | ~204 | 村庄 |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庄房沟自然村名命名庄房大队。1967年更名前进大队。1978年恢复原名庄房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庄房村。2007年4月将碾…[详细] |
回龙村 | ~206 | 村庄 |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回龙庙名命名回龙大队。1967年更名跃进大队。1979年恢复原名回龙大队。1984年5月建村时为回龙村。2007年4月将崔家…[详细] |
地名由来:
此地处于川陕交界地区,交通不便,全靠人行栈道,本地民众义务护路,民风淳朴,享“忠厚仁义”美誉而得名。
基本介绍:
仁村镇位于镇巴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2.5公里。面积10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我镇户籍在册人口8090人。长(岭)仁(村)公路过境,青水河纵流镇境。古迹有铁佛寺。周边与该县赤南镇、黎坝镇、长岭镇、渔渡镇以及四川省万源市接壤。呈南低北高地势。
辖区现有一社区四行政村东院社区,庄房村,回龙村,洋鱼塘村,兴隆村,一共23个村民小组,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791户共计2786人。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矿,且储量丰富。 针对仁村林业资源丰富(特别是食用菌)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青花椒以及其他农产品,为当地贫困老百姓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
201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7605万元,同比增长8%,
历史沿革:
清嘉庆七年(1802年),设定远厅南乡仁村地。
民国三年(1914年),设镇巴县南区仁村村。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红四方面军建立红花坪、过街楼、环山子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仁村联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仁村乡3、4保。
1950年1月,设置仁村区宝山寺乡和东岳庙乡。
1953年6月,改为宝山乡和雪口乡。
1958年12月,改为长岭公社宝山、雪口管理区。
196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