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地南头村 | 隶属:荫城镇 |
区划代码:140404102235 | 代码前6位:140404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晋D |
长途区号:0355 | 邮政编码:04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地南头,在元代实行闾甲制时,属“一闾三甲”的管辖,该村居此“甲地”的最南头,故名。
基本介绍:
地南头村位于长治县东南山区老普山脚下,西距长陵公路200米,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现有151户,560余口人,耕地面积580亩,共分三个居民小组,共有党员23名。
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中,集中广大党员集中学习、分析查找,存在问题,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更加激发支村委一班人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地南头村与北王庆村、河东村、工农庄村、峰上掌村、坡头村、双岗村、河南村、李坊村、南王庆村、王庆村、唐王岭村、中村村、王坊村、内王村相邻。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实行都里制,属八谏乡守信都。
民国,在明清四乡(太平、五龙、雄山、八谏)基础上实行编村制,也称区村镇制,属县三区(驻地荫城)坡头编村、为主村,窟窿庄(工农庄)、峰山掌(峰上掌)、河东、唐王岭、上西沟、下西沟、后坡、地南头、河西、武家坡为附村,也称联合村。
1949年,沿用区、村、镇制。
1953年,撤区设乡,实行乡村制,属县四区(驻地荫城)窟窿庄乡(工农庄),下辖武家坡、地南头、河东、河西。
19
周边相关:
地南头村附近有振兴小镇景区、长治五凤楼、北和炎帝庙、天下都城隍庙、长治县黎都公园、慈禧系列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上党高粱、上党腊驴肉、壶关西柏林豆腐、西陕韭菜、上党“浇肉面”、长治青柿等特产,有西火秧歌、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上党乐户班社、上党腊驴肉制作技艺、铁礼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