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火村 | 隶属:西火镇 |
区划代码:140404103217 | 代码前6位:140404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晋D |
长途区号:0355 | 邮政编码:04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东火,殷商前因此地有湖,称名“东湖”,水退地现后,有了人烟,名曰“庄后”。至西汉炼铁业兴,生炉点火,绵延数里,分东西炉群,该村轴东,起名“东火”。又因炼铁悠久,当地人称“老东火”。因村委会驻地东火,故名。
基本介绍:
西火镇东火村位于长治县东南,镇政府东北,东与樱桃沟相接,南与天下都城隍相通,西与镇级公路相连,北与长陵线相通。全村共有九个村民小组,550户,2080人,男1020,女1060,总劳动力886人,总土地2200亩,耕地面积1395.5亩,退耕还林524.3亩。
东火村原有年产量15万吨的矿井,属政策性关闭,关闭后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为此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四个战略,进一步搞好新农村建设,在转型发展上下功夫,提高农民收入,现建年产量6000万块砖的煤矸石砖厂,将建成投产,拥有大型个体瓦厂一个,各种大型养殖场10个,蔬菜大棚10个,使东火村正朝着转型发展的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实行都里制,属雄山乡文丙都,下辖六里有六村:东火、霍村、梁家庄、蹬头、赵东、赵西。
民国,在明清四乡(太平、五龙、雄山、八谏)基础上实行编村制,也称区村镇制,属县三区(驻地荫城)东火编村、为主村,上赵家庄、下赵家庄为附村,也称联合村。
1949年,沿用区、村、镇制。
1953年,撤区设乡,实行乡村制,属县四区(驻地荫城)东火乡,下辖东火、井东。
至1956年,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成五一高级合作
周边相关:
东火村附近有振兴小镇景区、长治五凤楼、北和炎帝庙、天下都城隍庙、长治县黎都公园、慈禧系列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上党高粱、上党腊驴肉、壶关西柏林豆腐、西陕韭菜、上党“浇肉面”、长治青柿等特产,有西火秧歌、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上党乐户班社、上党腊驴肉制作技艺、铁礼花等民俗文化。
区划: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西火镇·东火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