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风陵渡镇 | 隶属:芮城县 |
区划代码:140830101 | 代码前6位:140830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晋M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55万人 |
下辖地区:2个社区、3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凤凰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辖区著名景点凤凰咀景区,故名。2004年成立凤凰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
新风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新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赵村村 | ~200 | 镇中心区 | 赵村是一个古老文明、史迹缠绵的村庄。文明全国的风陵渡渡口就在本村境内,享有鸡叫一声听三省之称,西、南两面紧临黄河,与河南省灵宝、陕西省潼关、大荔隔河相…[详细] |
西王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西王村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坐落于黄河的岸边,这里交通便利,条件优越,有“山西的南大门“之称。西王村有2300余人,全村共有520多户人家,大约2…[详细] |
堡子村 | ~203 | 镇中心区 | 堡子村毗邻镇政府,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绿化面积达50亩,现有居民330户,3个居民小组,居民总人口1235人,其中有党员27名,年末劳动力629人…[详细] |
东章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芮城县风陵渡镇东章行政村地处风陵渡镇东北角,位于平风公路北侧,风陵渡开发区工业大道东,交通便利,由东章、西章、前坳、后坳四个自然村组成。居民4100余…[详细] |
田上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田上行政村位于县城的西边,镇政府的北边,永济张风公路,芮城西沿山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田上村是2005年由田上、东小侯、姚源、新…[详细] |
谭郭村 | ~212 | 村庄 | 谭郭村位于芮城县风陵渡镇的西北角。紧靠运风高速公路和永济交界处,村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村有四个居民小组,人口1255人,376户,有劳动人口800人…[详细] |
三焦村 | ~217 | 村庄 | 三焦行政村位于汉渡村与北曲村之间,由原三焦村和杨家后坡两个自然村构成,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全村共有居民316户,127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771人,有…[详细] |
汉渡村 | ~218 | 村庄 | 汉渡村位于风陵渡镇政府东南10公里处,紧临风平线,交通便利,由汉渡村和南节义两个自然村组成,510户2500余人,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党员51名,耕地…[详细] |
晓里村 | ~219 | 村庄 | 晓里村位于风陵渡镇最东边10公里处,东临阳城镇新村,西临北节义村、姬家自然村,南临黄河大拐弯处三潼段,北临南节义自然村。晓里村地理优势,交通十分便利,…[详细] |
北节义村 | ~220 | 村庄 | 北节义村地处风陵渡镇的东南角,南依黄河,北接汉渡,沿黄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北节义、高崖头、尧头、姬家四个自然村,共有人口2282人,8个居民小组,党…[详细] |
高家村 | ~221 | 村庄 | 高家村位于风陵渡镇东南侧,东临北节义、西接中基、南至黄河、北到北曲。沿黄干线从我村北侧穿过,交通比较便利。全村共有3个居民小组,268户,总人口102…[详细] |
中基村 | ~222 | 村庄 | 中基村位于风陵渡镇东4.5公里处,由中基、古县两个自然村,5个居民组成。北与侯峰村相接,南与黄河接壤,东与高家村为邻,西与北基村相邻。全村600户、2…[详细] |
侯封村 | ~223 | 村庄 | 西侯渡村位于巍巍条山脚下,由东侯渡、西侯渡和新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居民639户,约2600人,党员44人,男44人,女3人,年末老哦电脑管理11…[详细] |
北曲村 | ~224 | 村庄 | 北曲村地处风陵渡镇风平线13公里处,交通便利,距县城25公里。由前北曲、后北曲、新兴、李家后坡四个自然村组成,共11个居民小组, 610户,2460…[详细] |
七里村 | ~225 | 村庄 | 七里行政村北依条山,位于风陵渡镇北部,交通便利,由席家和七里二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5200余亩,人口1700余人,506户,年末劳动力927人。七里…[详细] |
中瑶新村 | ~226 | 村庄 | 中瑶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瑶村 | ~228 | 村庄 | 王瑶行政村北依条山,位于风陵渡镇北部,沿山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由瑶上、王范和南寨三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5200余亩,人口2400余人,576…[详细] |
瑶珂中心村 | ~229 | 村庄 | 瑶珂中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上田村 | ~230 | 村庄 | 芮城县风陵渡镇上田村位于风陵渡镇东北部,北依中条山,与永济市接壤,东与阳城镇交界,海拔在800米—1000米之间,属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详细] |
六管村 | ~232 | 村庄 | 六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辽村 | ~233 | 村庄 | 王辽村座落于风陵渡镇政府已北17公里处,条山脚下。距离县城48公里,交通便利,土地面积6700多亩,耕地面积5000亩,自然条件恶劣,其中旱地占到80…[详细] |
古伦村 | ~234 | 村庄 | 古伦村是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管辖的行政村之一,地理位置处于芮城县西部边沿地带,北靠中条山,西部、南部紧靠黄河为丘陵,古伦村是古代人类道路的发祥地,现有…[详细] |
西侯度村 | ~235 | 村庄 | 一说,传说远古时期,此处紧邻河岸有两村,渡河旅客常在此候渡,该村因居西,故名西候渡。后不再渡客,恐水灾,故将候渡雅化为侯度。二说,传说因西伯侯母子落难…[详细] |
匼河村 | ~236 | 村庄 | 因村三面临黄河,而得名匼河。匼河村原为古镇,地处古驿道南北干线,北有蒲津关,南有风陵关,属河东县,为河中上四大镇之一。因属三门峡库区村民迁至今五一村,…[详细] |
华望村 | ~237 | 村庄 | 一说,因村附近有一烽火台,一华姓居民建村而得名华望。二说,站在该村可以望见华山而得名华望。…[详细] |
西阳村 | ~238 | 村庄 | 据记载,明嘉靖年间名焦芦堡。相传以党、杨、岱姓居多,后因灾荒,党、岱二姓渐无,多为杨姓。因置焦芦村的西面,故名西杨,后演变为西阳。…[详细] |
芦王村 | ~239 | 村庄 | 因原住居民为芦姓与王姓得名芦王。清光绪属永济县风陵乡吉城里。1947年属永乐县一区芦王行政村。1949年属芮城县五区芦王行政村。1950年属永济县三区…[详细] |
东柏台村 | ~240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时东柏台与西柏台之间有一寺庙,庙前有两块台状柏树坪,因村居柏树坪之东而得名东柏台。…[详细] |
西柏台村 | ~241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时西柏台与东柏台之间有一寺庙,庙前有两块台状柏树坪,因村居柏树坪之西而得名西柏台。…[详细] |
田村村 | ~242 | 村庄 | 原名古田,因居民自古以种田为业得名古田,后演变为田村。…[详细] |
焦芦村 | ~243 | 村庄 | 因三国时魏隐士焦孝然曾结庐于此隐居而得名焦庐,后演变为焦芦。…[详细] |
阳贤村 | ~244 | 村庄 | 一说,村居民多为杨姓,以敬老奉贤著称于方圆百里而取名杨贤,后演变为阳贤。二说,村位于首阳山二贤祠(伯夷、叔齐庙)之南,山南为阳,故名阳贤。…[详细] |
东三村 | ~245 | 村庄 | 因由原东太阳、谢家、三里(含陈家坡)3个建制村合并而得名东三村。…[详细] |
西太阳村 | ~246 | 镇乡结合区 | 西太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地名由来:
风陵者,风后之冢也。相传是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贤而有才。风后死后,轩辕黄帝把他葬于山西省芮城县城以西35公里处黄河渡口。地随人名,由是称之为“风陵渡”。
基本介绍:
风陵渡镇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的黄河大拐弯处,这里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三河交汇(黄河、渭河、洛河三省交界(山西、陕西、河南)、三路共通(铁通、公路、水路)、三桥飞架(铁路桥、公路桥、高架桥),是山西省的南大门,是通往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和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通,是国际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今天以其“淘金之地”,倍受商家青睐,成为黄河金三角的一颗璀璨明珠。
风陵渡镇共有59个行政村,69998人,110924亩耕地,12600亩河滩地,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1998年被国家确定为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近年来,风陵渡镇党委因地制宜,变生态劣势为种植优势,在沿山沿坡一带发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风陵渡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2022年4月,风陵渡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历史沿革:
战国时为魏属邑地;北周圣历元年(698)置风陵关;明洪武八年(1375)设风陵巡检司,属潼关卫;清雍正五年(1727),属永济县;乾隆四年(1739)复归潼关;清光绪属永济县风陵乡;1918年为永济县第四区;1947年为永乐县第一区;1949年7月为芮城县第五区;1950年3月划归永济县第三区;1953年5月,为赵村乡;1956年3月由赵村、田上、焦芦、西太阳4个乡合并为风陵渡乡;1958年10月
区划: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