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忻州市 > 静乐县 > 赤泥洼乡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赤泥洼乡

[移动版]
地名:赤泥洼乡隶属静乐县
区划代码:140926210代码前6位:140926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晋H
长途区号:0350 邮政编码:034000
辖区面积:约19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9000人
人口密度:约4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上双井村~202村庄
因村里原来有两口井,故得名上双井。人民公社时期为上双井大队,1984年设立上双井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下双井村~203村庄
因村里有两口井,村位于井的下边,故得名下双井。人民公社时期为下双井大队,1984年设立下双井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羊丈村~204村庄
因姓高的把姓杨的撵走,故得名羊丈。人民公社时期为羊丈大队,1984年设立羊丈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会松沟村~205村庄
地处沟壑,且松林茂密,故得名会松沟。人民公社时期为会松沟大队,1984年设立会松沟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赤泥洼村~207乡中心区
因该村红色土壤比较多,又处在一个地形较低的洼地,赤代表红色的意思,故得名赤泥洼。人民公社时期为赤泥窊大队,1984年设立赤泥窊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造军村~208村庄
唐朝李世民在此训练军队,故得名造军。人民公社时期为造军大队,1984年设立造军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下牛庄村~209村庄
唐朝李世明在此圈地养过牛,故得名下牛庄。人民公社时期为下牛庄大队,1984年设立下牛庄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上牛庄村~210村庄
唐朝李世明在此圈地养过牛,故得名上牛庄。人民公社时期为上牛庄大队,1984年设立上牛庄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岩头村~213村庄
因该村坐落在高山的岩石上,故得名岩头。人民公社时期为岩头大队,1984年岩头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范家洼村~217村庄
此处地势低洼,最初范氏在此立村居住,故得名范家洼。人民公社时期为范家洼大队,1984年设立范家洼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刘仙村~218村庄
刘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下马城村~219村庄
当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路过此地下马驻足建行辕,又有秦王李世民在此屯兵习武,故得名下马城。人民公社时期为下马城大队,1984年设立下马城村民委员会,一直…[详细]
羊圈坪村~220村庄
此村原有一大户,有三百头羊,在村中圈起一片土地,改为羊圈,故得名羊圈坪。人民公社时期为羊圈坪大队,1984年设立羊圈坪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家条岭村~221村庄
村庄座落在一个山岭上,故名家条岭。人民公社时期为家条岭大队,1984年设立家条岭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龙家庄村~228村庄
因此村形状像一条龙,故得名龙家庄。人民公社时期为龙家庄大队,1984年设立龙家庄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任家庄村~229村庄
因该村任姓氏居多,故得名任家庄。人民公社时期为任家庄大队,1984年设立任家庄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最初只有几户人家在此生活,因交通不便、山路崎岖,村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清朝末年,相继有人来此逃难定居,因此地大部分是红土地,土壤肥沃,农作物便于生长,年年丰收,其它村村民非常羡慕,故得名赤泥窊。

基本介绍:

静乐县辖乡。1956年设赤泥洼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析置赤泥洼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赤泥洼、上双井、下双井、松沟、公松沟、羊丈、桃府、造军村、岩头、宁家舍、麻地家、土岑、范家洼、下马城、天洼坪、上牛庄、下牛庄、造军、羊圈坪、家条岭、前井子沟、邢家山、天洼、横山村24个村委会。矿产有大理石、长石。农业以种植莜麦、土豆、豌豆为主。牧业较发达,有天然牧场和万亩森林。有唐碑亭古迹。

历史沿革:

1956年设赤窊洼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析置赤窊洼公社;1984年复设赤泥窊乡至今。


以下地名与赤泥洼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