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忻州市 > 静乐县 > 辛村乡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辛村乡

[移动版]
地名:辛村乡隶属静乐县
区划代码:140926205代码前6位:140926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晋H
长途区号:0350 邮政编码:034000
辖区面积:约12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000人
人口密度:约6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李家沟村~201村庄
因光绪年间姓李的人在这里居住,故得名李家沟。人民公社时期为李家沟大队,1984年设立李家沟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青龙山村~203村庄
因该村坐落在龙形山岩上,青草遍地,灌木丛生,故得名青龙山。人民公社时期为青龙山大队,1984年设立青龙山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柴水村~205村庄
柴水村,隶属山西省静乐县辛村乡辖区行政村;深处静乐县“万辉沟”中端区;一条018乡道贯穿南北、北与庄王沟、驸马滩、相连;南与辛村;马圈滩批邻。 全村…[详细]
马圈滩村~206村庄
以前该地是一茂盛的草滩,人们常在这里放马,到清朝时期,有很多户人家,迁来这里定居,立为村庄,故得名马圈滩。人民公社时期为马圈滩大队,1984年设立马圈…[详细]
管进村~208村庄
因该村形状似管子,故得名管进。人民公社时期为管进大队,1984年设立管进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石茄沟村~212村庄
因该村有一土石山沟,地形像个茄子,故得名石茄沟。人民公社时期为石茄沟大队,1984年设立石茄沟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辛村村~213乡中心区
清朝年间立村,原名叫河西村,村子的对面有一座庙,有一天早上人们发现庙旁有一根柱子倒向北面,人们就把村庄迁到柱子倒下的位置,故得名新村,后来又改为辛村。…[详细]
张家庄村~214村庄
此村原是一个小山庄,张姓来到此处后扩庄建村居住,故得名张家庄。人民公社时期为张家庄大队,1984年设立张家庄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东马坊村~215村庄
相传此村原是茂盛的草地,是天然牧场,此地人善养马,故取“马坊”为名,因在西马坊之东,故得名东马坊。人民公社时期为东马坊大队,1984年设立东马坊村民委…[详细]
马尾沟村~216村庄
因村中有一条小沟,形状像马尾,故得名马尾沟。人民公社时期为马尾沟大队,1984年设立马尾沟村名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腰庄村~217村庄
因该村居于万辉河中段,村庄形状像人的腰一样,故得名腰庄村。人民公社时期为腰庄大队,1984年设立腰庄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驸马滩村~219村庄
驸马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庄王沟村~220村庄
因姓王的最早在此开荒种田建立村庄,又因此地是一小沟,故得名庄王沟。人民公社时期为庄王沟大队,1984年设立庄王沟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乔儿沟村~221村庄
因该村庄坐落在一条沟内,沟中间有一座古桥,故得名乔儿沟。人民公社时期为乔儿沟大队,1984年设立乔儿沟村名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辛村而得名。清朝年间立村,原名叫河西村,村子四周荒无人烟,常有野兽出没,给村民带来了危险,村子的对面有一座庙,村民每天去庙里祈祷,希望得到神灵的指示,有一天早上人们发现庙上有一根柱子倒向北面,村民认为这是神灵的指示,人们就把村庄迁到柱子倒下的位置,故得名新村,后来又改为辛村。

基本介绍:

静乐县辖乡。1956年设辛村乡,1961年更名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5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辖辛村、马尾沟、柴水、驸马滩、王庄沟、石茄沟、马圈滩、张家庄、奥偏梁、柴水岩、管进、李家沟、段家岩、青龙山、化林湾、北湖庄、窑儿坪、桥儿沟、老坡地、东马坊、腰庄、家家山2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开采煤炭为主。农业以种植莜麦、土豆为主。

历史沿革:

1949年属第四区;1956年设辛村乡;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4年复设辛村乡至今。


以下地名与辛村乡面积相当: